7.0 Q1 | 福建医科大学FAERS发文 | 探索 GLP-1 受体激动剂与自杀或自伤行为之间的潜在关联

1.第一段-文章基本信息 文章题目:Exploration of the potential association between GLP-1 receptor agonists and suicidal or self-injurious behaviors: a pharmacovigilance study based on the 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12.5 Q1|四川大学NHANES发文 | 基于 2007-2016 年NHANES的每日坐姿时间与肾结石之间的关联

1.第一段-文章基本信息 文章题目:Association between daily sitting time and kidney stones based on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NHANES) 2007-2016: a cross-sectional study 中文标题:基于2007-2016 年全国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 (NHANES)…

4.7 Q1 | meta |赫特福德大学| 中低收入国家非专业提供者对常见精神障碍症状的跨诊断心理干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第一段-文章基本信息 文章题目:Transdiagnostic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Symptoms of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Delivered by Non-Specialist Providers in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中文标题:中低收入国家非专业提供者对常见精神障碍症状的跨诊断心理干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4.7 Q1 | meta | 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PTSD 心理治疗无反应的患病率和预测因素:一项荟萃分析

第一段-文章基本信息 文章题目: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 of Nonresponse to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for PTSD: A Meta-Analysis 中文标题:PTSD 心理治疗无反应的患病率和预测因素:一项荟萃分析 发表杂志:Depress Anxiety  影响因子:1区,IF=4.7 发表时间:2024年7月 第二段-本文创新点和科研启发 本文创新点和科研启发 揭示 PTSD 心理治疗无反应的流行率: 本研究通过荟萃分析,综合评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在接受心理治疗后无反应的比例。研究发现,平均有40%的PTSD患者在接受心理治疗后未能达到临床意义上的改善,这一比例在不同研究中存在显著差异。这一发现强调了在PTSD治疗中识别和管理无反应患者的重要性,提示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治疗反应。  识别影响治疗反应的关键预测因素: 研究识别了影响PTSD患者心理治疗反应的关键预测因素,包括患者的基线症状严重程度、共病情况(如抑郁症、物质滥用等)、治疗前的心理社会功能水平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这些预测因素为临床医生在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提前识别可能无反应的患者,并调整治疗策略以提高治疗效果。 为临床实践和未来研究提供指导: 本研究的结论为PTSD的心理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临床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心理治疗对许多PTSD患者有效,但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未能从标准治疗中获益。这一发现提示临床医生在实践中需要更加灵活地调整治疗方案,考虑使用多种治疗方法的组合或尝试新兴的治疗技术。此外,研究还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指引,例如探索新的治疗靶点、开发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及进一步研究治疗无反应的机制。 第三段-Introduction 背景…

3.7 Q1 | meta | 四川大学| 基于移动应用程序的心力衰竭患者干预措施: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第一段-文章基本信息 文章题目:Mobile Application-Based Interventions for People with Heart Failur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中文标题:基于移动应用程序的心力衰竭患者干预措施: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发表杂志:J Nurs Manag  影响因子:1区,IF=3.7 发表时间:2024年9月 第二段-本文创新点和科研启发 本文创新点和科研启发 移动应用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本研究通过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评估了基于移动应用的心力衰竭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研究发现,这些干预措施在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结果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包括降低再入院率和提高生活质量。具体而言,使用移动应用的患者在干预期间的再入院率显著降低,表明移动应用在心力衰竭管理中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移动应用的多样性和可及性: 研究指出,移动应用在心力衰竭管理中的应用具有多样性和可及性。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应用为患者提供了便捷的自我管理工具,能够实时监测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并与医疗团队进行互动。这种多样性和可及性使得移动应用成为心力衰竭患者日常管理的重要补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参与度。 为临床实践和未来研究提供指导: 本研究的结论为临床实践和未来研究提供了重要指导。研究结果表明,移动应用干预措施在心力衰竭管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建议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同时,研究也指出了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干预时间较短等,并建议未来研究进一步探索移动应用在不同心力衰竭患者群体中的长期效果,以及如何优化这些应用以提高其临床效果。…

3.0 Q1|meta|康涅狄格大学|β阻滞剂治疗化疗癌症患者心脏毒性的疗效和危害

第一段-文章基本信息 文章题目:Efficacy and harms associated with β-blockers for cardiotoxicity in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中文标题:β阻滞剂治疗化疗癌症患者心脏毒性的疗效和危害: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发表杂志:Arch Med Sci  影响因子:1区,IF=3.0 发表时间:2024年6月…

5.7 Q1|江苏大学NHANES发文 | 综合膳食抗氧化指数与中风患病率的相关性

1.第一段-文章基本信息 文章题目:Association of composite dietary antioxidant index with prevalence of stroke: insights from NHANES 1999-2018 中文标题:综合膳食抗氧化指数与中风患病率的相关性:来自NHANES 1999-2018 的见解 发表杂志:Frontiers in Immunology 影响因子:1区,IF=5.7 发表时间:2024年3月 2.第二段-研究思路 本研究思路 本文旨在探究饮食抗氧化指数(CDAI)与中风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基于1999至2018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的横断面数据,纳入40320名参与者。通过计算参与者的CDAI,评估其饮食中抗氧化成分的综合摄入水平,并采用加权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CDAI与中风的关联,同时利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回归探究潜在的非线性关系。此外,研究还构建了基于CDAI成分摄入的预测列线图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对中风风险的预测能力。结果显示,CDAI与中风发病率呈非线性负相关,表明饮食中抗氧化成分的摄入增加与中风风险降低有关。…

1 12 13 14 15 16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