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3任务:可行性分析 数据库的挖掘,不管是哪一个数据库 最难的不是后面的数据分析 后面的数据分析过程都是一模一样的 相信师弟师妹们经过前面那么多的挑战都有了自己体会 而且我们给大家的观点是:任何方法学的内容你一定可以掌握 但是:为什么选这个选题? 大家一定要重视平时的文献阅读、记录自己的科研idea 对自己的这个想法进行可行性分析 无非就是:可操作性如何?涉及到的方法学有那些? 其实就是我去复现一篇一模一样的文章 我能不能都画出所有的Figure、做出所有的Table 这篇文献中都使用了哪些分析方法 我能不能1:1实现 方法学的内容基本可以完全复刻NHANES 无非是数据来源不一样+纵向随访 我们有能力解决任何代码问题 通过目标文献的阅读 我们发现文章主题: –基线资料表 –Kaplan-Meier曲线 –感觉障碍与新发CVD之间的关系 –亚组分析 搞清楚了我们需要什么、需要什么样的数据分析技能…
🟡什么是网状meta分析? 普通Meta分析是合并直接比较的结果,比如你想研究A药和B药对C疾病的治疗效果,如果有A药和B药直接对比的临床研究,那么你就可以做普通的Meta分析,直接合并这些临床研究,得到A药和B药的对比结果。但是很多时候,会缺少A药和B药直接对比的临床研究,但是有A药和C药直接对比以及B药和C药直接对比的临床研究,这样C药就是共同对照,以C药为中介,我们可以得到A药和B药间接比较的结果。 这个意思其实很好理解:三国演义大家应该都看过,对于里面的武将到底谁最厉害一直有争议,我们知道吕布跟张飞打过,三英战吕布的时候张飞单挑吕布被打败了差点挂掉,后来是关羽刘备上来救了他,而张飞跟马超也单挑过,2个人是打成了平手,马超和吕布虽然没有直接单挑过,但是我们通过张飞这个共同对手可以大概判断哪个更强,那就是吕布可能比马超要强。这就是间接比较的意思。 再举个医学的例子: 🟢RCT研究1:A药可让患者血压降低10mmHg,C药可让患者血压降低2mmHg,所以A药比C药能多降低8mmHg(dA-C) 🟢RCT研究2:B药可让患者血压降低15mmHg,C药可让患者血压降低5mmHg,所以B药比C药能多降低10mmHg(dB-C) C是A药和B药的共同对照,dA-C-dB-C=-2mmHg,所以B药相对于A药,患者平均血压能多降低2mmHg。这里举的是连续性变量,如果是二分类变量OR值就是取对数相减。 所以网状Meta分析的定义就是:基于多个研究分析两个以上干预措施之间间接比较结果或者直接比较结果与间接比较结果的合并结果(混合比较)的Meta分析。 ❓NMA到底怎么做呢? 其实跟普通的Meta分析步骤区别并不是很大,只不过展示的结果会多一些,除了直接比较的内容,你还要展示间接比较的内容。 基本步骤: 1.选题 2.文献检索 3.数据提取 4.质量评价 5.统计分析(比普通Meta分析复杂) 6.报告结果(间接比较或混合比较) 网状Meta分析概念与操作步骤 📌 什么是网状Meta分析? 普通 Meta分析 只合并直接比较的结果,类似让朋友两两PK(例如张三vs李四,李四vs王五),最终拼凑结果。 📌 问题:…
⭕️文献标题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novel metabolic parameters and all-cause/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is modified by age ⭕️研究背景 代谢综合征(MetS)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密切相关,但传统胰岛素抵抗指标(如HOMA-IR)依赖胰岛素检测,成本高且不普适。 新型代谢参数: TyG(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TyG-WHtR(TyG结合腰围身高比) METS-IR(胰岛素抵抗代谢评分)…
文章题目:A post-marketing disproportionality analysis of the safety of ribociclib based on the 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DOI:10.1177/20420986251324633 中文标题:基于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ribociclib上市后安全性不均衡分析 发表杂志:Ther Adv Drug Saf 影响因子:2区,IF=3.4 发表时间:2025年2月…
文章题目:Frailty,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nationwid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DOI:10.1007/s40520-025-02928-6 中文标题:虚弱、高敏C反应蛋白与心血管疾病:一项全国性前瞻性队列研究 发表杂志:Aging Clin Exp Res 影响因子:2区,IF=3.4 发表时间:2025年2月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在 2025年2月发表在《Aging Clin Exp Res》(2区,IF=3.4)的文章。本研究旨在通过全国前瞻性队列研究虚弱和高敏 C 反应蛋白 (hsCRP) 与心血管疾病 (CVD) 之间的复杂关联,同时评估中介关联。 研究方法:根据纳入标准,最终纳入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纵向研究(CHARLS)5239名参与者。衰弱指数包括40个条目,心血管疾病定义为医生诊断的心脏病和/或卒中。采用限制性三次样条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调整的Cox比例风险回归、交互作用分析和中介作用分析进行关联探索。…
文章题目:Association between liver fibrosis’s noninvasive scores and retinal imaging changes: insights from NHANES DOI:10.1186/s41043-025-00805-6 中文标题:肝纤维化非侵入性评分与视网膜成像变化之间的关联:来自 NHANES 的见解 发表杂志:J Health Popul Nutr 影响因子:2区,IF=2.4 发表时间:2025年2月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在 2025年2月发表在《J Health Popul Nutr》(2区,IF=2.4)的文章。本研究旨在探索纤维化-4 评分 (FIB-4) 和纤维化-8 评分 (FIB-8) 与视网膜图像变化之间的联系。…
文章题目:Disproportionality analysis of vibegron-associated adverse events using the 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FAERS): a real-world pharmacovigilance study DOI:10.1186/s40001-025-02406-9 中文标题:使用 FDA 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FAERS) 对 vibegron 相关不良事件进行不成比例分析:一项真实世界的药物警戒研究 发表杂志:Eur J Med Res 影响因子:2区,IF=2.8…
文章题目:Exposure to high-temperature and high-humidity environments associ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DOI:10.1016/j.ecoenv.2025.117746 中文标题: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与心血管死亡相关 发表杂志:Ecotoxicol Environ Saf 影响因子:1区,IF=6.2 发表时间:2025年1月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在 2025年1月发表在《Ecotoxicol Environ Saf》(1区,IF=6.2)的文章。本研究研究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与心血管死亡相关性。 研究方法:本研究利用全球疾病负担(GBD)数据库来分析CVD负担及其对暴露于高温高湿(HTH)环境的个体的CVD发病率的影响。使用前瞻性的中国健康与养老纵向研究(CHARLS)队列进一步分析了暴露于HTH环境与中老年人群CVD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Table&Figure 结果解读:我们发现估计的CVD年百分比变化与全球年龄标准化率、湿球黑球温度和Humidex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在CHARLS中,较高的CVD死亡率与暴露于HTH环境显著相关(P < 0.01)。长期暴露于高温环境可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异常(风险比[HR],1.30~2.44)和总胆固醇(TC)水平异常(HR,1.21~2.13)的风险,但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影响尚不清楚。对于LDL-C(HR…
文章题目:Joint association of 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and phenotypic age acceleration with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 a cross-sectional study DOI:10.1186/s12889-025-21430-2 中文标题: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和表型年龄加速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联合关联:一项横断面研究 发表杂志:BMC Public Health 影响因子:1区,IF=3.5 发表时间:2025年1月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在 2025年1月发表在《BMC…
文章题目:The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ttributable to low physical activity from 1990 to 2021: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