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Q1,Charls最新文章解读!

文章题目: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incident diabetes among middle-aged and elderly adults in China: a national cohort study DOI:10.1186/s12933-025-02653-4 中文标题:中国中老年人群血浆动脉粥样硬化指数、高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发病率:全国队列研究 发表杂志:Cardiovasc…

2025年度科研论文被拒原因TOP10清单

摘要 研究数据揭示,SCI医学期刊退稿的主要影响因素通常为创新性不足、实验方案缺陷及文本表达欠佳。 现有分析支持,偏离投稿规范与内容不符期刊定位同样是关键因素,其影响程度可能随期刊类型和研究者资历变化。 针对国内学者而言,英语水平限制与国际学术惯例认知不足构成了特殊障碍,这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在学术探索中,将研究论文投递给SCI收录期刊是学者们传播科学发现的关键渠道。但不少学术著作在评审阶段遭遇退稿,这往往令投稿者感到沮丧与迷茫。掌握期刊拒稿的普遍因素,能够助力科研人员提升论文水准,增加发表机会。 美国Healsan公司旗下的美迪编辑团队(MedEditing™)通过分析大量案例,归纳出生物医学领域SCI论文遭拒的典型问题,并专门为中国临床科研工作者提出了实用性指导方案。 一.期刊退稿主要因素 综合分析现有文献资料,生物医学领域SCI期刊拒稿的主要影响因素可归纳为以下若干类别,并按照出现概率高低进行排列: 二、中国学者在国际投稿中面临的 独特困境 对医疗科研工作者而言,主要存在三大难题:1、文字关隘:Ehara学术报告显示,国内研究者因英文表达缺陷导致退稿的情况较为普遍。推荐寻求专业润色机构协助,例如Wordvice或Editage等权威平台。 /2、思维模式隔阂:东方与西方的论文撰写范式存在显著区别,国内学者需要调整写作思路以符合国际刊物的行文框架。 3、规范认知差距:根据Radhakrishnan调研数据,新兴国家研究人员往往由于不了解国际出版准则而遭遇退稿,建议投稿前深入研究拟投期刊的具体规定。 附印度期刊研究提供的各阶段退稿率统计分析(单位:%),可供对照查阅:” “一般情况下,若论文尚未进入外审阶段,往往反映出投稿信未能充分凸显研究的创新价值。 SCI期刊投稿指南:编辑评估是否送审的五大核心要素(2025版)——如何撰写一封能打动编辑的投稿自荐信?这直接关系到论文能否进入专家评审环节。” 三、写在最后 投稿SCI医学论文遭遇退稿通常由以下因素导致:研究成果创新性不足、实验方案存在缺陷、统计方法运用不当、英文表达欠佳、未按投稿规范撰写、研究方向与刊物定位不匹配、涉及伦理争议、文献调研不充分、讨论部分论证乏力或存在方法学漏洞等。对中国医学科研人员而言,还需应对语言隔阂、学术规范差异等特殊挑战。 学术论文被拒属于正常现象,关键在于分析退稿意见并完善论文质量。具体改进策略包括: 1、聚焦原创性课题,优化实验设计,严格把控数据质量。建议通过专业语言润色服务(如Wordvice或Editage)/2、提升英文写作水平。 3、投稿前应仔细研读期刊作者须知,确保体例规范。 4、全面梳理相关文献,精准把握研究价值,避免出现内容与期刊范围不契合的情况。 采取上述改进方案,有助于中国医学工作者更有效地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呈现其科研发现。 愿诸位在投稿征程中每篇文稿都能获得专家审阅的机会,期盼每位学者的首投之作便可顺利见刊。

4.4/Q1,FAERS数据库最新文章解读!

文章题目:Pharmacovigilance analysis of polatuzumab plus bendamustine and rituximab treatment protocol: identifying comprehensive safety signals using FDA database DOI:10.3389/fphar.2025.1459067 中文标题:波拉珠单抗联合苯达莫司汀和利妥昔单抗治疗方案的药物警戒分析:使用 FDA 数据库识别全面的安全信号 发表杂志:Front Pharmacol 影响因子:1区,IF=4.4 发表时间:2025年3月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在 2025年2月发表在《Front Pharmacol》(1区,IF=4.4)的文章。本研究利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波拉珠单抗联合苯达莫司汀和利妥昔单抗治疗方案的药物警戒分析。…

8.5/Q1,Charls最新文章解读!

文章题目:Joint association of triglyceride glucose index (TyG) and body roundness index (BRI) with stroke incidence: a national cohort study DOI:10.1186/s12933-025-02724-6 中文标题: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 和体圆度指数 (BRI) 与中风发病率的联合关联:一项全国队列研究 发表杂志:Cardiovasc…

NHANES指标推荐:MDS!

文章题目:Association between magnesium depletion score and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OI:10.1186/s13098-025-01688-7 中文标题:镁耗竭评分与糖尿病肾病患者全因死亡率和病因特异性死亡率之间的关联 发表杂志:Diabetol Metab Syndr 影响因子:2区,IF=3.4 发表时间:2025年4月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在2025年4月发表在《Diabetol Metab…

3.4/Q2,GBD数据库最新文章解读!

文章题目:Global patterns and burden of soft tissue and extraosseous sarcomas: trends from 1990 to 2021 DOI:10.1186/s12885-025-14136-6 中文标题:全球软组织和骨外肉瘤的模式和负担:1990 年至 2021 年的趋势 发表杂志:BMC Cancer 影响因子:2区,IF=3.4 发表时间:2025年4月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在2025年4月发表在《BMC Cancer》(2区,IF=3.4)的文章。该研究系统评估了1990 年至 2021 年不同人群中软组织和骨外肉瘤的全球负担。 研究方法:我们使用来自2021 年全球疾病负担 (GBD)…

姐就算又累又困🥵照样挺直腰板猛猛学😤

【day1】一代测序/二代测序/基因芯片分别是什么? 【day2】reads、count、fpkm、tpm是什么? 【day3】拆解一篇文章彻底弄懂生信在做什么? 【day4】差异分析及结果解读,DESeq2/Limma如何选 【day5】GO富集与KEGG富集 【day6】PPI分子互作网络 【day7-day8】单因素COX分析与生存曲线 【day9-day10】机器学习之lasso回归 【day11-day12】机器学习之SVM 【day13-day14】预后模型与ROC曲线 【day15-day16】WGCNA分析 【day17-day18】免疫浸润分析 【day19-day20】GSEA与GSVA分析 【day21-day22】药物靶点及药物基因相关性 【day23-day24】基于肿瘤干性的预后模型 【day25-day26】基于免疫评分的预后模型 【day27-day28】基于生信湿实验之qRT-PCR 【day29-day30】基生信湿实验之Western blot 大家很少能看到这样的生信分析学习路径。 因为市面上大多数厉害的生信老师其实只讲“术”不讲“道”。 术就是具体的实操办法、操作流程。道就是从宏观角度去理解这个概念,理解这个过程。 通常的学习路径都会过度重视R语言的操作流程,而忽视了操作背后的逻辑与原理的学习。生信到底学的是什么呢?我们首先要理解生信是什么,以及理解我们要做什么? 请记住R语言只是一个工具,我们学习的重点不应该是R语言! 生信分析0基础入门,必备学习清单

科研等于正确的方法、系统的方案以及高效的工具,光速科研Sci写作训练营通过手把手教学、保姆式服务来帮助师妹师弟光速搞定科研、拿到SCI~

光速科研线上师门即将恢复原价:明确时间为mimic,eicu数据库以及七大数据库联合更新完毕后即恢复原价~本月将针对GBD2023数据,做更多方法学上的延伸,助力线上师门师妹师弟冲击柳叶刀~(第一版已上线,想发表GBD论文的可以先提前学习)每节课都要让师妹师弟学到真东西~(大家时间很贵,对科研发表文章没用的不讲)#光速科研 30 天成稿,60天成稿第 2~3篇~始终努力的在为师妹师弟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干货,直到看到你们论文成稿,论文接收~2025.4.19师妹师弟部分反馈~(热火朝天搞科研) 第二十期光速科研SCI写作训练营开放报名中~ 名额有限,先到先得~不多招和持续劝退是为了保持高质量服务达到手把手教学保姆式服务的标准不减少直播课和持续更新热点课程是为了让师妹师弟不止学会写论文更有持续更新的好发表文章的方案去持续产出论文~

NHANES指标推荐:CMI!

文章题目:Association between cardiometabolic index and biological ageing among adult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DOI:10.1186/s12889-025-22053-3 中文标题:成年人心脏代谢指数与生物衰老之间的关系:一项基于人群的研究 发表杂志:BMC Public Health 影响因子:1区,IF=3.5 发表时间:2025年3月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在 2025年3月发表在《BMC Public Health》(1区,IF=3.5)的文章。本研究旨在调查心脏代谢指数 (CMI)(一种新的心脏代谢状态指标)与生物衰老之间的关系。 研究方法:从2011 年至 2018 年全国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中具有全面 CMI 和生物年龄数据的参与者那里获取横断面数据。生物年龄加速 (BioAgeAccel) 计算为生物年龄与实际年龄之间的差异,生物年龄来自包含八个生物标志物的模型。进行了加权多变量回归、敏感性分析和平滑曲线拟合,以探索 CMI 与生物年龄加速之间的独立关联。进行了亚组和相互作用分析,以调查这种关联是否在人群中一致。 Table&Figure 结果解读:在4282 名年龄…

1 24 25 26 27 28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