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发展这么久了,为什么还有人说Meta过时了呢❓ 真的是大大的误会!可能是因为你还没有搞懂Meta分析到底是什么,所以今天小编好好给大家说说为什么Meta分析不会过时👇 1️⃣Meta分析作为循证医学金字塔的顶尖,具有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它能够整合和分析多个研究结果,从而提供更加可靠和全面的证据。在医学和其他科学领域,证据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而Meta分析正是一种提高证据质量的有效手段。 这就意味着只要有源源不断的研究结果产生,那么就可以利用Meta分析来进行总结,并提高证据质量! 2️⃣Meta能解决研究争议,指明方向,通过对同一课题的多项研究结果进行系统性评价和总结,发现单个研究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考察研究间异质性的来源,并对有争议甚至相互矛盾的研究结果得出一个较为明确的结论。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的研究领域有新的争议出现,那么就可以利用Meta分析来进行讨论和评价! 所以,Meta不仅不会过时,它还是与时俱进的❗ 也不要对Meta有低价值研究的刻板印象❗ 就比如今天要分享的学员就是做的Meta分析最终成功发表在了护理顶刊上面,一区TOP👇 ✔接收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IF=7.5;中科院1区TOP期刊 📍发文方法:网状Meta分析
生信是一个交叉学科, 囊括的范围非常广,就像物理也分经典力学、电磁学、热力学和量子力学等等,生信也有比较多的分类。 以分子生物学为例,生信至少可以分为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修饰组、代谢组、微生物组几类,而且这些类别下还能根据技术的不同进一步细分。 而不同的分类使用的分析方法可能差别很大,所以学习生信不能用系统性的学习方法,需要找到小领域由小及大。 医学生日常接触到的生信实际上是狭义的生信,属于生信的医学分支,大部分医学生接触的都是分子生物学的部分,比如基因组和转录组。那么在搞清楚这个从属关系后,我们再说回生信的本质就会很好理解了。 生信分析本质上其实就是从大数据中找结论的过程。核心是生物数据,然后在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统计描述和推断以及可视化。数据本身决定了分析最终的宏观质量,就像骨架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体型。 ❓如何从一个具体场景切入生信分析学习,笔记用户一篇文献的思路演示给你,内容较长,单次看不完的话建议收藏,你的收藏也是对我内容产出的鼓励~ 写这篇笔记的初衷是,发现身边有太多人兴致勃勃学生信然后光速放弃,像极了《从入门到入土》。因此,想讲一讲自己对生信的认识,并告诉大家不要尝试系统性地学习生信,而应该放在具体场景中学方法、解决具体的问题。 我会尽量以大白话向大家分享生信入门的海涝概念,并结合一些具体的文献进行演示生信分析的基本过程套路,内容较长,单次看不完的记得收藏,你的收藏是对我内容产出的鼓励~ 一、医学常说的生信指的是什么? 以“生信”作为关键词搜索的姐妹,想必对生信的含义其实是很模糊的,认为花里胡哨的各种复杂统计图做出来的研究都可以统称为生信(狗头)。 看官方的解释呢又发现真的很“官方”,生信是利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学科。这个教科书般的定义确实准确而严谨,但是真的听君一席话,胜听一席话。 为什么很多人学不进去? 很多初学者连什么是生信都没搞清楚,就开始跟着网上的教程学R和Python,甚至Linux。学了半年感觉怎么都切入不了正题,没有成就感只能光速放弃。 其实说到底,生信就是一个交叉学科,囊括的范围非常广,就像物理也分经典力学、电磁学、热力学和量子力学等,生信也有比较多的分类。 以分子生物学为例,生信至少可以分为: 而且这些类别下面还能根据技术的不同进一步细分。不同的分类使用的分析方法可能差别很大,所以学习生信不能用系统性的学习方法,需要找到小领域由小及大。 医学生常接触的生信其实只是生信的一部分 医学生日常接触到的生信实际上是狭义的生信,属于生信的医学分支,大部分医学生接触的都是分子生物学的部分,比如基因组和转录组。 搞清楚从属关系,我们再回看生信的本质就会更好理解了。 生信分析的本质其实就是从大数据中找结论的过程。核心是生物数据,然后在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统计描述和推断以及可视化。 数据本身决定了分析最终的宏观质量,就像骨架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体型。所以生信的分类也是和数据的类型相关联的,生物数据大体可以分为: 医学生常说的生信分析其实就是在基因数据上做统计 所以你会常听到基因组学生信、转录组学生信甚至多组学生信(几种组学联合)。 有了数据,下一步就是统计分析,这个步骤其实就是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的操作。在一大堆不可读的数据中尝试找到有生物学意义的结果,相当于在骨架上增加了肌肉,让结果更丰满了。…
想要文章发到手软,最快的方法就是追热点。尤其是生信分析,最讲究速度,既要拼思路拼技术,又要拼手速! 给大家整理了生信分析5大热点方向!给出的文章都是高性价比、生信占比高、发文周期短的示例文献,都很有阅读的价值,有你感兴趣的方向,建议下载来精读!😎 想要文章发到手软,最快的方法就是追热点。尤其是生信分析,最讲究速度,既要拼思路拼技术,又要拼手速! 为大家整理了近期生信热门发文方向,个个都是高性价、好复现的热点,你会pick哪一个呢? 1️⃣ 乳酸化修饰 ✅ IF=7.7分,99%生信+qPCR验证,39天接收 📌 题目: 乳酸化相关基因标记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新生物标志物的鉴定 📌 研究思路: ✅ IF=6.1分,乳酸化实验表征+单细胞分析+预后分析+基因表达验证 📌 题目: 用多维方法来揭示结直肠癌预后和治疗情况中乳酸化相关特征的复杂性 2️⃣ 网络毒理学 ✅ IF=6.2分,网络毒理学+机器学习,99%生信+qPCR验证 📌 题目: 通过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鉴定靶向关键OP相关基因的内分泌干扰物…
NHANES数据库更新新的数据啦, 想做的师弟师妹们也可以跟着一起做起来。 最近对环境污染比较感兴趣, 打算发起一个新的挑战, 挑战7天完成一篇NHANES数据库SCI! 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初步检索+确定目标期刊和文献。 关于NHANES的介绍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这个公开数据库工作量特别大,涉及的指标也很多, 可以满足各个科室不同群体的需求, 而且检索发现,近几个月NHANES的发文量已超孟德尔, 操作步骤也和之前一样, 首先我对“NHANES”进行了检索, 截至目前已经发文5300多篇了,势头很猛! 然后我检索了“NHANES and heavy metal”, 发文的质量还是非常不错滴,都是一二区的文章。 在看文献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篇和我领域相同的文章, 这个期刊的影响因子、发文量、首次回复时间都很不错, 而且所采用的方法我都已经掌握了, 那就以这个期刊和文献为目标啦! 目标文献是:Associations of urinary…
文章题目:Association of a novel nutritional index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Chinese adults: 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from the 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文章题目:Relationship between novel inflammatory markers derived from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heart failure: a cross-sectional study DOI:10.1186/s12872-025-04558-2 中文标题:高敏 C 反应蛋白衍生的新型炎症标志物与心力衰竭的关系:一项横断面研究 发表杂志:BMC Cardiovasc Disord 影响因子:3区,IF=2.0 发表时间:2025年2月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在 2025年2月发表在《BMC Cardiovasc…
文章题目:An analysis of the burden of migraine and tension-type headache across the global,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India and Japan DOI:10.3389/fpain.2025.1539344 中文标题:对全球、中国、美国、印度和日本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负担的分析 发表杂志:Front Pain Res…
文章题目:Does famine during the fetal period increase the degree of disability of the elderly?-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data from China DOI:10.1186/s12889-024-21194-1 中文标题:胎儿期饥荒是否会增加老年人的失能程度?——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 发表杂志:BMC Public…
文章题目:Association between the C-reactive protein-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 and endometriosi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using data from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1996-2006 DOI:10.1186/s12905-024-03541-x 中文标题:C 反应蛋白-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之间的关联:使用 1996-2006 年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数据进行的横断面研究 发表杂志:BMC…
文章题目:The burden of Gastric Cancer and possible risk factors from 1990 to 2021, and projections until 2035: 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