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题目:Burden of non-COVID-19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 in China (1990-2021): a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analysis DOI:10.1186/s12931-025-03197-7 中文标题:中国非 COVID-19 下呼吸道感染负担(1990-2021 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分析 发表杂志:Respir Res 影响因子:1区,IF=4.7 发表时间:2025年4月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在2025年4月发表在《Respir Res》(1区,IF=4.7)的文章。本研究旨在根据2021 年全球疾病负担 (GBD)…
文章题目:The association of triglyceride-glucose and triglyceride-glucose related indices with the risk of heart disease in a national DOI:10.1186/s12933-025-02621-y 中文标题: 甘油三酯-葡萄糖和甘油三酯-葡萄糖相关指数与心脏病风险的相关性 发表杂志:Cardiovasc Diabetol 影响因子:1区,IF=8.5 发表时间:2025年2月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在2025年2月发表在《Cardiovasc Diabetol》(1区,IF=8.5)的文章。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人和糖尿病或非糖尿病患者甘油三酯-葡萄糖…
文章题目:Association between urinary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metabolites and premature menopause: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the United States DOI:10.1265/ehpm.25-00031 中文标题:尿液多环芳烃代谢物与过早绝经之间的关联:一项在美国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横断面研究 发表杂志:Environ Health Prev Med…
文章题目:Co-occurrence patterns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 of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and ischaemic stroke across 203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a spatial correspondence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DOI:10.1016/S2214-109X(25)00013-0…
SEER数据库发文月报 时间范围:2025年3月29日 – 2025年4月29日 📊 期刊数据概览 SEER数据库本月发布SCI期刊计数 📈 国内学者占比友好 本月SEER数据库发文作者国籍分布: 本月SEER数据库全球发文165篇 高频率发表的SCI期刊包括: 🏆 SEER数据库友好期刊榜单 本月SEER发文总共165篇,被43本SCI期刊接收其中,发文4篇及以上的SCI期刊有5本: 期刊名称 发文数量 Scientific Reports 14 Discover Oncology 8 Translational Cancer…
临床预测模型与临床工作贴合紧密,相对于基础实验研究,临床预测模型上手并不难,只要了解其中的套路,在选题以及数据准备好(没有数据也可以挖掘公共数据库)的情况下,一周完成一篇预测模型的写作是可以实现的! 因此,有不少年轻医生把临床预测模型当作发文章升职称的新途径,我自己学过并成功发表了一篇SCI,所以非常建议科研小白学! 我个人的情况: 好,话不多说,进入今天分享的重点:我的省钱版的预测模型自学经历! 一、多看文献,这一步非常重要。看多了自然了解预测模型套路。 1、结合文献实例,理解什么是预测模型,预测模型能干什么?有哪些套路? 临床预测模型通俗点讲就是,利用患者的基本信息、实验室指标(血常规、血生化等等)、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征等各种信息去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肿瘤病人的生存情况以及复发,症状的改善等等。 2、阅读文献有助于选题,灵感不是凭空来的,肚子里没货,你很难选到一个好的选题。 当你读过大量文献后,你对以下内容会有大概印象:预测模型文章的总体走向是啥,对整个套路的流程是什么样的,以及需要做什么样的结果。比如制图的文章,常规套路无非就是变量筛选、模型构建、模型评价。 怎么从文献多个角度去选题? (1) 从文章标题拆 ① 关注人群如果文章研究的是老年人群,那么儿童、青壮年呢,是不是和老年人有什么不同,是不是也可以进行研究。 ② 关注结局人家研究的机制通气,那么需要气管切开的吗,不良预后呢,动脉瘤夹闭术后并发症(比如肺炎、败血症、尿路感染、动脉瘤再破裂、迟发性脑缺血等等),亦或者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风险等等,是不是也可以用来做预测模型。 (2) 从研究方法上拆 ① 内部验证,外部验证角度。② 模型表现形式上。③ 筛选变量方法上。④ 从算法上讲。 (3) 从自变量上拆…
第二个月学习开启新的一篇~掌握方法后开启新的n篇~2025.5.13课题组工作进展 21期名额开放中,少量名额先到先得
本人双非医学生,研一开始学习生信分析,已发表3篇生信SCI,累计影响因子10+,成功上岸读博,纯靠笨鸟先飞。奉劝各位医学生,真的要多积累自己的科研成果,没有SCI寸步难行🤣 1️⃣生信分析是什么?医学生要学到什么程度? 生信分析,简单来说,就是基于测序数据进行分析的研究。无论是单细胞测序、全基因组测序,还是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只要涉及到对生物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都可以归为生信分析的范畴。 对于医学科研小白来说,可能会觉得生信分析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时常挣扎在“曲折道路我走不完,前途光明我看不见”的痛苦之中。但其实,对于医学生而言不是什么都学呀! 很多人沉迷于“技术”,捧一本厚厚的编程书,从头到尾学习编程… 说到底,无论是生信也好还是R语言也好,本质都是一种工具。前者是帮助我们解决临床问题的工具,后者是帮我们实现分析的工具。 就好比英语是一种帮助我们更好交流的工具,大家学英语,也是为了日常的交流,而不是专门研究语言学,也不会将每个单词的来龙去脉搞清楚。 对于生信分析和R语言也是同理,会用即可,不必把所有涉及到的所有算法编程全部弄明白。 那现在的重点就在“用”这一个字上。用到哪里?用到你想解决的问题上,以你的需求为中心,学习相关的技能。 但是,首先要我们搞清楚生信都处理些什么问题。 这样才能迅速定位自己的问题,以便针对性地学习,而不是每一次都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求助。 2️⃣生信分析能做什么? 生信分析基本流程👇 单细胞测序,其实就是针对不同细胞亚群的研究,主要用于三个方面的研究: ① 图谱类研究:主要就是回答一个问题,你的研究样本,具体包含哪些细胞亚群,这些细胞亚群,有哪些特异性的分子,以及有哪些特异性的生物学功能。 ② 用于研究的发现阶段:主要发现与疾病相关的细胞亚群。 ③ 验证类研究:比如你通过其他手段,发现了一个关键分子与疾病的关系,那么你可以通过单细胞测序,看看这个关键分子在哪些细胞中表达,进而知道相关的细胞亚群与疾病的关系。后续再针对这个细胞亚群进行深入的研究。 而孟德尔随机化,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利用自然界中,随机分配的基因型对表型的影响,进一步推断某型对疾病的影响。
文章题目:Assessment of six insulin resistance surrogate indexes for predicting stroke incidence in Chinese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opulations with 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 a nationwide prospective cohort…
文章题目: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lternative Healthy Diet Index and serum klotho levels: 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in middle-to-older Americans DOI:10.1371/journal.pone.0323228 中文标题:替代健康饮食指数与血清klotho 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中老年人的横断面分析 发表杂志:PLoS One 影响因子:1区,IF=2.9 发表时间:202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