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5.8分Meta分析解读!
文章题目:Antithrombotic drugs for carotid artery dissectio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DOI:10.1177/23969873241292278
中文标题:颈动脉夹层抗血栓药物治疗:最新系统评价
发表杂志:Eur Stroke J
影响因子:1区,IF=5.8
发表时间:2024年10月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在2024年10月发表在《Eur Stroke J》(1区,IF=5.8)的文章。
研究背景:颈内动脉夹层(eICAD)是年轻患者中风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在50岁以下的患者中占比高达25%。尽管抗血栓药物治疗是eICAD患者的主要管理方式,但目前尚不清楚使用抗血小板药物(AP)还是抗凝药物(AC)更为有效,因为两者的优越性尚未得到证明。以往的研究和荟萃分析未能明确哪种治疗方法更佳,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Cochrane方法更新系统回顾,比较eICAD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与抗凝药物的益处和风险。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eICAD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与抗凝药物在预防死亡和残疾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分析随机对照试验(RCTs)和非随机化研究,研究者旨在评估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死亡、残疾、缺血性中风、症状性颅内出血和主要颅外出血等结局的影响,以提供更精确的治疗建议。
研究方法:
检索方法:本研究通过Cochrane Stroke Group Trials Register、CENTRAL、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以及个人搜索,识别了截至2023年12月的相关研究。研究者还筛选了相关综述文章和原始研究的参考文献列表,以寻找其他符合条件研究。此外,研究者联系了该领域的作者和专家,以确定更多已发表或未发表的试验,并在ClinicalTrials.gov上搜索了更多试验。使用的搜索策略和筛选流程可在补充材料中的表格S1-S3中找到。
统计方法:研究者使用RevMan Web进行数据分析,计算了所有研究中每个结局事件的加权估计比值,使用Peto比值比率方法,并计算了95%置信区间(CI)。使用I2统计量评估试验结果之间的异质性。研究包括了随机对照试验(RCTs)和非随机化研究,并分别对这两类研究进行了分析。此外,研究者还进行了事后敏感性分析,包括排除所有非连续患者的病例系列和观察性研究,排除患者数量较少的研究,排除发表时间较早的研究,以及排除创伤性颈动脉夹层的患者研究。
Table&Figure
结果解读:我们对主要结果为死亡的共42项研究(2624名患者)进行了荟萃分析,其中包括2项RCT(213名患者),并对主要结果为死亡或残疾的31项研究(1953名患者)进行了荟萃分析,其中包括1项RCT(115名患者)。与抗凝治疗患者相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的死亡几率(OR全部研究2.70,95% CI 1.27-5.72;OR RTCs 6.80,95% CI 0.14-345;OR非随机研究2.60,95% CI 1.20-5.60)和死亡或残疾几率(OR全部研究2.1,95% CI 1.58-2.66;OR RTCs 2.2,95% CI 0.29-16.05;OR非随机研究2.1,95% CI 1.58-2.66)更高。抗血小板治疗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几率也更高,尽管这仅在RCT亚组中达到统计学意义(OR RTC 4.60,95% CI 1.36-15.51)。反过来,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有症状的颅内出血较少(所有研究的OR 0.25,95% CI 0.07-0.86),并且发生颅外出血的趋势也较少(所有研究的OR 0.17,95% CI 0.03-1.03)。
结论:将抗血小板治疗作为eICAD标准治疗的证据薄弱。建议制定平衡风险与危害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大家在科研路上,可以借鉴这种研究方法,为自己的课题添砖加瓦。万层高楼平底起,一起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