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趣!小红书真有高人在,原来大家都这么搞

科研新手第一关,难免卡在不知道如何寻找一个好的Idea,最近刷小红书看到一些大神分享,转载分享给大家~

科研好想法的产生=综述阅读+research paper阅读+模仿+思考+循环!

第一阶段:综述阅读。

什么是综述?读什么样的综述?为什么读综述?

综述是某一领域、某一研究专题搜集大量相关资料,然后通过阅读、分析、提炼、整理当前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或建议,对其他研究者起介绍和阐述的一种学术论文。例如液体方向的这些:

在选择综述上,可以侧重这两类综述进行阅读:

  1. 好的期刊上的综述
  2. 近几年发表的综述

好期刊的综述一般都是行业内的大牛写的!阅读这样的综述就相当于你站在了行业大佬的肩膀上。除此之外,综述的时间也不能太久远,选择5年之内的综述进行阅读最好。

一篇好的文献综述能够带给我们:

  1. 增强背景知识(稳固基本功)
  2. 建立知识框架(由点成线)
  3. 掌握之前研究的优缺点(寻找突破点)
  4. 大牛对以后研究的展望(拿来就用)

那怎么去读呢?首先要清楚,我们看综述的目的有两个:1. 了解课题的背景知识,2. 专注「前景展望」。

如果对某个知识点特别感兴趣,就要把它所提到的文献也下载下来,一起给看了。

就这样读个10篇左右,你对你们这个领域的一些基础的知识就有大致了解了。

其次,文献综述中的前景展望部分就直接是大牛提出来该领域还没有研究而且具有研究价值的一些方向,你可以看一下对你的课题而言是否可取。如果OK,你就可以尝试一下。


第二阶段:研究型论文的阅读。

什么是研究型论文?读什么、怎么读?

research paper是科研工作者用来描述或呈现已有研究成果的文章。和综述不同,研究论文一般是一个专题小点研究成果的展现。

通过读研究型论文,可以增加我们对于学科背景知识的了解,知道作者通过什么方法来解决所提出的研究问题,了解到哪些实验得出了这些结果。

学习实验技术+模仿,所有学科,只要是做科研,都得经历这个阶段。

怎么读?

  • 第一步:读摘要,确定这篇文章是你想要的,我们再去读方法和结果。
  • 第二步:读结论,知道了结论再带着问题去读文献,会让你更加容易找到你想要的信息,加快你的阅读速度,并且让你更容易理解文献。
  • 第三步:读引言,了解了引言的框架后,会让你更容易把控重点,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 第四步:读图表,快速的让你了解文章的结果,以及作者运用的方法。
  • 第五步:看讨论,在这个部分里面作者会对自己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会解释产生这些结果的原因,然后比较自己的结果和别人的结果。
  • 第六步:看方法,完成前面几步后,决定要用和作者相似的方法去做你自己的研究,才需要看的。如果你也想做相同的实验,根据作者的方法,写出你自己的protocol就行。

要想自己能够有好的科研想法,我们就要像大佬们学习他们是怎么构思问题的,然后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什么!

总结下来就是:

  1. 读研究问题,看大佬们是怎么发现别人的研究的不足,从而构想出自己的研究问题。
  2. 读解决思路,看大佬们是怎么通过实验的设计来解决自己的研究问题。
  3. 读技术方法,这一步是为了下一步「模仿」做准备。

第三阶段:模仿。

模仿什么?为什么要模仿?

找一个课题背景和你的研究方向差不多的文章,通过上述步骤,看一下作者是如何通过设计实验来解决他的研究问题的。然后你就可以依葫芦画瓢的去尝试,去模仿。

对于研究生新生来说,不要妄想一下子你就能找到自己最理想的研究方向,而是先模仿,再逐渐积累经验,在模仿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路径。

第四阶段:思考。

当你在不断尝试、不断模仿的过程中,你的实验一定会带给你很多你意想之外的结果。通过以下思考:

  1. 出现这些意想之外结果的原因
  2. 实验的不足
  3. 通过加哪些东西可以更好地解决你的问题

你会不断的有新的想法产生,想法会逐渐的变得越来越全面,慢慢的,你就会发现有一些问题,你查文献已经找不到答案了。这个时候,恭喜你,神功练成!


第五阶段:循环。

对于研究生小白来讲,不可能一遍下来就练成神功。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重复,循环!

当你做几个循环以后,你会发现:你绝对不会缺好的科研想法,你只会缺时间!

好的科研想法一定是在不断的尝试加上不断的思考中得到的,做的过程会促使你不断的思考。所以说好的idea是做出来的,而不是想出来的!

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找到自己的科研Idea,所以我们每周都会分享几篇高质量的文献解读。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