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Q2,FAERS数据库最新文章解读!

文章题目:A post-marketing disproportionality analysis of the safety of ribociclib based on the 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DOI:10.1177/20420986251324633

中文标题:基于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ribociclib上市后安全性不均衡分析

发表杂志:Ther Adv Drug Saf

影响因子:2区,IF=3.4

发表时间:2025年2月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在 2025年2月发表在《Ther Adv Drug Saf》(2区,IF=3.4)的文章。本研究旨在通过挖掘 FDA 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FAERS) 的数据来调查瑞博西尼的整体真实世界安全性概况。

研究方法:我们处理了从 2017 年第一季度到 2023 年第二季度的报告,并使用四种不同的方法应用了不成比例分析:报告比值比、药品和保健产品管理局、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和多项伽马泊松收缩器。 

Table&Figure

结果解读:共计收集到 12,885 份以瑞博西尼为主要嫌疑物的不良反应报告。48.81% 的不良反应发生在服用瑞博西尼后 60 天内。在系统器官类别水平上研究的血液和淋巴系统疾病和异常在所有四种方法中均显示出统计学上显著的信号。恶心 ( n = 1426)、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 n = 940)、呕吐 ( n = 863)、白细胞计数减少 ( n = 812) 和脱发 ( n = 536) 是首选术语水平上最常见的五种不良反应。新发现了 28 种标签中未发现的不良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不良反应,据观察,它可能会导致比之前预期的更严重的后果 ( p < 0.001)。

结论:本研究利用 FAERS 数据库分析了瑞博西尼获批上市后的真实世界不良事件信号。我们描述了已报告不良事件的临床特征,并发现了一些与之前临床试验一致的显著信号。此外,还检测到了几种未包含在药品标签中或表现出意外严重程度的不良事件。这些发现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并指明了进一步开展以因果关系为重点的研究以验证观察到的结果的方向。 

大家在科研路上,可以借鉴这种研究方法,为自己的课题添砖加瓦。万层高楼平底起,一起加油呀!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