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Q1,FAERS数据库最新文章解读!

文章题目:Real-world pharmacovigilance investigation of imipenem/cilastatin: signal detection using the 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FAERS) database

DOI:10.3389/fphar.2025.1524159

中文标题: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真实世界药物警戒调查:使用 FDA 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FAERS) 数据库进行信号检测

发表杂志:Front Pharmacol

影响因子:1区,IF=4.4

发表时间:2025年2月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在 2025年2月发表在《Front Pharmacol》(1区,IF=4.4)的文章。本研究利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通过数据挖掘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真实世界药物警戒调查。

研究方法:通过对 FDA 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FAERS) 数据库进行全面搜索,选择与 IMI/CIL 相关的作为主要嫌疑 (PS) 的 AE 报告进行分析,时间跨度从 2004 年第一季度到 2023 年第四季度。利用不成比例分析技术,通过报告比值比 (ROR)、比例报告比 (PRR)、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 (BCPNN) 和经验贝叶斯几何平均值 (EBGM) 识别 AE 的潜在信号。使用医学法规活动词典 (MedDRA) 对获得的结果进行系统分类。 

Table&Figure

结果解读:从2004 年第一季度到 2023 年第四季度,共获得 2,574 份记录与 IMI/CIL 相关的不良反应的报告,其中超过一半(n = 1,517,58.94%)涉及 60 岁以上的个人。根据年龄组和发病时间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大多数不良反应发生在 3 天内。IMI/CIL 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在首选术语 (PT) 级别分为 24 个系统器官类别 (SOC)。此外,在 PT 级别还发现了以前未报告的临床显著不良反应,例如脑萎缩和谵妄。

结论:本研究为IMI/CIL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监督和管理提供了更全面的见解。临床医生应进一步关注众多不良事件及其相应信号强度的含义,以及未记录的严重不良事件信号。这对于提高IMI/CIL的临床安全性具有重要价值。 

大家在科研路上,可以借鉴这种研究方法,为自己的课题添砖加瓦。万层高楼平底起,一起加油呀!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