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Q1,FAERS数据库最新文章解读!

文章题目:Disproportionality analysis of upadacitinib-related adverse event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using the 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DOI:10.3389/fphar.2025.1436183
中文标题:使用 FDA 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对炎症性肠病中乌帕替尼相关不良事件进行不成比例分析
发表杂志:Front Pharmacol
影响因子:1区,IF=4.4
发表时间:2025年2月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在 2025年2月发表在《Front Pharmacol》(1区,IF=4.4)的文章。本研究利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FAERS) 的数据评估了乌帕替尼相关的不良事件 (AE)。
研究方法:我们采用不比例分析,包括比例报告率 (PRR)、报告优势比 (ROR)、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 (BCPNN) 和经验贝叶斯几何平均值 (EBGM) 算法来识别与治疗炎症性肠病 (IBD) 的乌帕替尼相关不良反应的信号。
Table&Figure



结果解读:在来自 FAERS 数据库的总共 7,037,004 份不良事件报告中,37,822 份报告将 upadacitinib 确定为药物不良事件 (ADE) 的主要可疑药物,其中 1,917 份报告专门与炎症性肠病 (IBD) 的治疗有关。最常见的报告不良事件是痤疮、产品残留、便血、排便频繁、胀气、血胆固醇升高,与临床试验结果一致。值得注意的是,还报告了严重但意外的不良事件,例如酒渣鼻、直肠痛、息肉。亚组分析表明,老年人中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肺栓塞、白内障和脓毒症,而 18-65 岁年龄组最常报告的是痤疮、腹痛和鼻咽炎。与乌帕替尼相关的不良反应的中位发病时间为 41.00 天(四分位距 [IQR] 10-141.5 天),大多数发生在治疗开始后 3 个月内(n = 269,66.09%),尤其是在第一个月(n = 171,42.01%)。
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证实了临床观察结果,并揭示了 upadacitinib 的潜在新 AE 信号,强调需要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来验证这些结果并阐明其临床相关性。这项研究为 upadacitinib 的持续安全性评估提供了宝贵的证据。
大家在科研路上,可以借鉴这种研究方法,为自己的课题添砖加瓦。万层高楼平底起,一起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