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Q1,FAERS数据库最新文章解读!

文章题目:Signal mining and analysis of ripretinib adverse events: a real-world pharmacovigilance analysis based on the FAERS database
DOI:10.3389/fphar.2025.1481114
中文标题:利普替尼不良事件信号挖掘与分析:基于 FAERS 数据库的真实世界药物警戒分析
发表杂志:Front Pharmacol
影响因子:1区,IF=4.4
发表时间:2025年2月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在 2025年2月发表在《Front Pharmacol》(1区,IF=4.4)的文章。本研究的目的是使用来自 FDA 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FAERS) 数据库的数据评估与利普替尼相关的不良事件 (AE)。
研究方法:从FAERS数据库中提取2020年第2季度至2024年第2季度与瑞普替尼相关的个案安全性报告(ICSR)。本研究使用报告比值比(ROR)、比例报告比(PRR)、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BCPNN)和多项伽马泊松收缩器(MGPS)进行不成比例分析。此外,本研究还对瑞普替尼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时间(TTO)进行了描述性分析。
Table&Figure





结果解读:从FAERS数据库中共检索到3513个以利普替尼为主要嫌疑(PS)的ICSR。在首选术语(PT)水平上,本研究检测到116个阳性AE。常见AE包括脱发、便秘、肌肉痉挛、皮肤干燥、食欲下降。值得注意的是,还观察到了胸膜肿块、血镁异常、血钾异常、肝病变和肝脓肿等意外AE。利普替尼相关AE的中位发病时间为102天(29-254天),大多数AE发生在治疗的第一个月内。
结论:本研究确定了一些已知的与利普替尼相关的不良反应,并发现了意料之外的不良反应,为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安全性提供了初步见解。这些信息对于利普替尼的临床监测和安全使用具有重要价值。
大家在科研路上,可以借鉴这种研究方法,为自己的课题添砖加瓦。万层高楼平底起,一起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