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Q1,Charls最新文章解读!

文章题目:Social participation patterns and associations with subsequent cognitive function in older adults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 a latent class analysis
DOI:10.3389/fmed.2025.1493359
中文标题:认知障碍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模式及其与后续认知功能的关联:潜在类别分析
发表杂志:Front Med
影响因子:1区,IF=3.1
发表时间:2025年2月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在 2025年2月发表在《Front Med》(1区,IF=3.1)的文章。本研究旨在确定认知障碍老年人的 SP 模式,并评估其与后续认知功能(特别是心理完整性和情景记忆)的关联。
研究方法: 数据来自中国健康与养老纵向研究(CHARLS),包括2015年至2018年期间的5,673名60岁及以上患有认知障碍的个人。潜在类别分析(LCA)用于识别SP模式,并进行分层线性回归分析以检验这些模式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联。
Table&Figure

结果解读:确定了四种不同的 SP 模式:“离线社交参与组”(班级 1)、“仅智力社交参与组”(班级 2)、“俱乐部和志愿者活动组”(班级 3)和“最低限度社交参与组”(班级 4)。班级 4 占大多数(73%),且认知结果最差。与班级 4 相比,班级 2 在心理完整性(p < 0.001)和情景记忆(p = 0.022)方面表现出显著改善,而班级 3 在心理完整性(p = 0.032)方面表现出显著改善,但在情景记忆方面没有表现出显著改善。班级 1 在情景记忆方面表现出显著改善(p = 0.023)。
结论:本研究强调了社会参与,尤其是智力活动对认知障碍老年人的认知益处。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促进 SP,尤其是智力活动,对于缓解认知衰退和提高弱势群体的认知韧性至关重要。
大家在科研路上,可以借鉴这种研究方法,为自己的课题添砖加瓦。万层高楼平底起,一起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