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人,天生就是医学科研圣体!!!

本人医学研二,据我观察,我身边的科研圣体都有4大特征:


① 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她/他对科学问题的本质和未知现象保持持续追问的动力,不满足于表面结论,主动探索机制与原理。

我室友就是这样的人,面对实验结果,不仅记录数据,还会深究“为什么”,比如基因敲除后表型变化,这种,他会进一步设计实验验证上下游信号通路,或通过分子互作研究寻找潜在调控把点。

总之会刨根问底,把一个东西彻底弄明白。


② 有很强的驱动力,抗压能力也强


④ 坚持自己的主见

我们有很多常规的理论,或许它并不是合理的。科研圣体们在做了大量实验和研究后,如果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即使不被外界大多数人所认可,他们还是会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轻易妥协。

或许有人会发现反常规的观点,但是能坚持求证的人就极少了!


⑤ 文章收割机,医学路畅通

懂得规划自己的医学道路,科研从来都不是他的短板,临床科研都能抓住,这样的人我觉得也是科研圣体!

现在医学科研有两大类人群,一类是一定要做实验的,一类是没有任何实验条件的。

其实我们大部分读研都是后者。

同样的条件下,有的人3年后SCI硕果累累,有的人毕业也困难!
差距就在于后者积极探索不做实验的科研方法(像 Meta分析、生信分析、临床研究),一开始就规划了3年的科研路。

我自己也是从小白开始入门,刚开始很懵。
推荐大家学习 Meta分析

因为 Meta分析 就是很好的 科研入门练手工具
跟着Meta分析学完整个流程,你的:

  • 文献检索能力
  • 文献筛选能力
  • 统计分析能力
  • SCI写作能力

都会得到提升。

这些能力都是搞科研必备的,但是没人会系统去教你,只有自己在实践中去培养!

Meta分析刚好就能满足科研菜鸟的需求,
而且当你完整的从0到1发表一篇Meta分析SCI后,
你也就真正明白医学科研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科研圣体们表现出来的能力,我们旁人看着像天生的,
实际上别人也是通过日复一日的刻意练习习养成的!

没有人天生就适合搞科研,也没有人天生就不适合搞科研!
只要你下定决心,从现在开始培养科研圣体体质也不晚!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