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生 0 基础入门生信分析需要多久?
小白打通关的路线分享给大家:
🎯 扫盲阶段
- 2 天 👉 了解测序基本流程和原理
- 2 天 👉 测序中的 read、count、fpkm、tpm 分别是什么
- 1 天 👉 为什么要学习生信分析
🎯 基础阶段
- 3 天 👉 常用数据库 GEO 入门
- 3 天 👉 常用数据库 TCGA 入门
- 3 天 👉 生信常用 R 包及函数
🎯 入门阶段
- 2 天 👉 数据分析前的预处理
- 3 天 👉 生信技能 1:差异分析
- 3 天 👉 生信技能 2:功能聚类
- 3 天 👉 生信技能 3:PPI 网络
🟦 2 等生信团队排期三个月?不如自己晚上搞定热图!
比如,临床样本不好不容易收齐了,却发现差异基因不会筛,生存曲线不会画,连个像样的 TCGA 数据展示都要求助隔壁实验室。
如果你会生信分析,R 语言几行代码批量处理 200 个样本的 RNA-seq 数据,GEPIA 两分钟调出分子预后价值,UCSC Xena 轻松挖掘甲基化修饰证据。掌握这些,深夜改图时你才会懂什么叫“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 3 当审稿人质疑“机制单薄”,你拿什么保住论文
我室友还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辛辛苦苦验证了 miR-155 促进肺癌转移,却被审稿人质疑“凭什么忽略 lncRNA 的调控作用”。
如果提前用 starBase 数据库做 ceRNA 网络分析,用单细胞测序数据定位肿瘤微环境中的关键互作,多维证据链让机制假说无懈可击,也不至于被拒稿。
这年头,纯湿实验的文章就像独腿跑步,生信分析才是支撑科学故事的钢架结构。
为什么很多人还没入门生信分析,就已经放弃了?
每年都有人咨询,怎么学生信分析?
方法已告知,1 个月不到,再问,放弃了…
一是自学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
别人夸夸其谈,你只会拍掌好厉害,但跟你有什么关系呢?你还是不懂其中原理。最后发现什么都学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学,因为根本不会用,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二是自学没有学习氛围
如果你所在课题组没有生信项目,或者你很菜根本跟不上,那你学习效率会大打折扣。人的成功都是需要“抱团取暖”的!
如果你恰好被这两大难点卡住:
强烈建议你找个指导机构,尤其是能 1V1 陪跑的。因为录播课也没用,你在实操时还会出现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