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自学生信分析坚持下来了吗???

有人自学生信分析坚持下来了吗??? 大家有没有试过自学生信,并且真的坚持到最后发一篇SCI啊?我自己每次都会心血来潮自学生信,但是很多次都是热乎劲儿一过就没有下文了,主要是入门困难,很难坚持。

不过今年不太一样了,碰到一个小契机,跟着大佬学,发现生信分析还是得有人带着学,自己学总是学不到点上……

直接上我的学习清单: 一代测序/二代测序/基因芯片分别是什么? reads、count、fpkm、tpm是什么? 拆解一篇文章彻底弄懂生信在做什么? 差异分析及结果解读,DESeq2/Limma如何选 GO富集与KEGG富集 PPI分子互作网络 单因素COX分析与生存曲线 机器学习之lasso回归 机器学习之SVM 预后模型与ROC曲线 WGCNA分析 免疫浸润分析 GSEA与GSVA分析 药物靶点及药物基因相关性 基于肿瘤干性的预后模型 基于免疫评分的预后模型 基于生信湿实验之qRT-PCR 基生信湿实验之Western blot

——

我觉的特别重要的一点:

学习技能不要太老实,跟着生信大佬入门,比自己瞎琢磨强!

一说到学习生信,很多人先买一本入门专业书,按部就班开始学习。

这样学没问题,但是速度太慢,效率也不高,不划算。

就像你学钓鱼,是先买一本书,学会怎么做鱼竿怎么穿鱼饵效率高呢,还是直接找身边擅长钓鱼的人,请他吃个饭,让他带你钓几次鱼效率高呢?

而且你不仅学会了钓鱼,还能知道哪些池塘的鱼好钓。明白了吗?很多陌生的领域,其实都有别人现成的经验,根本不需要你从0开始自己总结。而这些经验往往是稀缺的,不流通的,仅靠书本知识很难学到。

老实人学东西很笨拙,因为他们全靠自己。聪明人学东西很快,因为他们擅于找资源,擅于给自己找圈子!

难住大部分人的是身边没有大佬手把手带自己学,也没有合适的生信项目组能参与,太能理解了!我们作为科研小白,刚开始的学习资源只有导师这一亩三分地,如果导师忙,还真没人教!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痛点,不妨自己主动找学习资源!现在只要你花点米,有很多大佬是可以从0带着你学!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