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Q1,GBD数据库最新文章解读

文章题目:The burden of migraine and prediction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1990-2021: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a, South Korea, Japan, and Australia
DOI:10.1186/s10194-025-02048-6
中文标题:1990-2021 年亚太地区偏头痛负担和预测:中国、韩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的比较分析
发表杂志:J Headache Pain
影响因子:1区,IF=7.3
发表时间:2025年5月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在2025年5月发表在《J Headache Pain》(1区,IF=7.3)的文章。本研究考察了1990 年至 2021 年澳大利亚、中国、日本和韩国偏头痛的流行病学趋势,突出了地区差异并预测了未来的负担。
研究方法:本研究利用2021 年全球疾病负担 (GBD) 的数据来分析偏头痛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残疾寿命 (YLD)。计算年龄标准化率 (ASR) 以实现公平的跨国比较。应用连接点回归分析来评估时间趋势,而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 (BAPC) 模型用于预测到 2050 年的未来趋势。此外,还进行了分解分析以区分人口老龄化、增长和流行病学变化的影响。
Table&Figure






结果解读:2021 年,中国的偏头痛负担最高,新发病例为 1305 万,患病病例为 1.8475 亿,其次是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发病率在青春期 (10-14 岁) 达到峰值,而患病率和残疾率在中年女性 (40-44 岁) 最高。从 1990 年到 2021 年,澳大利亚表现出稳定的趋势,中国的负担越来越重,日本因老龄化而下降,韩国在对立的人口和流行病学力量的影响下表现出混合模式。未来的预测表明,澳大利亚的发病率呈稳定趋势,中国和日本的发病率下降,韩国的负担继续增加。
结论:偏头痛在所有四个国家都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年龄、性别和人口变化在负担变化中起着关键作用。该研究强调了针对特定地区的医疗保健策略以及对年龄和性别敏感的干预措施的必要性。未来的研究应探索社会经济、行为和医疗保健可及性因素,以改进偏头痛管理策略。
大家在科研路上,可以借鉴这种研究方法,为自己的课题添砖加瓦。万层高楼平底起,一起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