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分析初稿产出全流程🌞

①选题:什么样的问题值得被研究?

Meta分析是一种统计学方法,用于综合多个独立研究的结果,以提供关于某一科学问题的全面和定量的视角。

它的主要目的包括:

  • 异质性分析:识别和处理研究中的异质性,即不同研究结果之间的统计差异。
  • 效应值计算:选择合适的效应值(如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基于研究的性质和数据类型。
  • 效应值检验:通过假设检验方法(如Z检验或置信区间法)检验合并效应值的统计意义。

从定义就知道,什么样的问题值得做Meta分析:

🟦 1 临床上模棱两可的问题
🟦 2 文献上有争议的问题

基于这两点,可以去相关数据库查询是否有Meta分析发表:如果有则可以考虑是否能创新角度,如果没有则进一步查询原始文献数量是否充足


②注册:如何基于选题完善研究方案

为了避免重复研究,以及确保研究计划的公开透明、提升研究可信性,需要我们提前注册。而且许多期刊也是要求作者提供Meta分析注册号的。

建议通过Prospero平台进行注册。

注册平台的选择

注册平台Cochrane图书馆PROSPEROINPLASY
收费免费免费12$
注册周期平均2年≤1个月≤48小时
发表途径Cochrane图书馆(IF=7.755)任意杂志任意杂志

研究方案组成部分:

  • 研究标题、时间、成员(至少2人)、基金
  • 研究问题(PICOS)、文献检索策略、研究背景
  • 纳排标准、ICOS的分别描述、数据提取策略
  • 偏倚风险评估方法、数据合成策略

③文献检索:选择数据库+检索策略

检索的数据库:

  • 国内(常用的有: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 国外(常用的有: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

文献检索一般是用主题词或自由词完成。

👉 首先可以拆解选题

在循证医学中,任何一个RCT研究都是由患者、干预、比较、结果和试验设计组成的,即PICO原则。

举个例子:
“土豆,是蒸土豆好吃还是烤土豆好吃?”
这句话可以将分为:土豆、蒸、烤、好吃四个词语,即

  • 土豆 = 对象(P)
  • 蒸 = 干预(I)
  • 烤 = 对照(C)
  • 好吃 = 结果(O)

那么同样可以将题目《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干预对减轻成人患者术前焦虑效果的Meta分析》分解成:

  • 手术患者 = 对象(P)
  • 虚拟现实技术 = 干预(I)
  • 常规治疗 = 对照(C)
  • 焦虑 = 结果(O)

遵循PICO原则,循序渐进,就可以进行文献检索。

👉 主题词怎么找?

主题词是指经过规范化处理的,以基本概念为基础的表达文献信息主题的词或词组。

  1. 英文主题词可以在Pubmed数据库里检索。
  2. 中文主题词可以在Sinomed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④选择研究:纳入排除文献

“`mermaid
graph TD
A[各类电子数据库检索所得的文献汇总] –> B[通过文献管理软件自动剔除重复的研究]
C[其它途径所得的文献汇总] –> B
B –> D[研究者根据题目和摘要进行初步筛查]
D –> E[可能合格(试一试数量极少)]
D –> F[合格性不明(中等)]
D –> G[明确不合格,不能纳入(项目较大)]
E & F –> H[获取全文,进一步判断]
H –> I[合格的研究]
G –> J[不合格]
I & I –> K[汇总,再剔除重复研究]

⑦结果解释:森林图

  1. Odds Ratio (OR):比值比,用于量化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事件发生的概率差异。OR值大于1表示试验组更倾向于发生该事件,小于1则相反。
  2. M-H Fixed 95% CI:使用Mantel-Haenszel方法计算的固定效应模型下的95%置信区间,为OR值的可信范围。
  3. Total Events:每个研究子组中的事件总数。
  4. Heterogeneity:异质性检验,用于评估各个研究或子组之间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5. Test for overall effect:总体效应检验,用于评估合并后效应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6. 无效线:若OR、RR、HR等指标,直线值是1;若是RD、MD、SMD等指标,则直线值是0。效应量和其线段若穿过此线,则说明无统计学差异。
  7. 线段和方块:每条线段代表一个研究;长度表示95%置信区间,方块大小表示权重。
  8. 菱形:合并结果的体现,左右两端表示合并后的可信区间。
  9. 左右区域:左侧表示支持试验组,右侧表示支持对照组。

⑦结果解释:漏斗图

  • 横轴:代表效应量(如 OR、RR、RD、SMD 等)
  • 纵轴:代表效应量的对数标准误

两条斜线:表示漏斗图的95%可信区间,理想状态下所有点应均落在此区域内,表示无发表偏倚和异质性;若大量点落在斜线外,则提示可能存在偏倚或异质性。

中间竖线:表示合并的效应值(如OR值),若研究结果无偏倚,应平均分布于该竖线两侧,形成对称的倒漏斗图。


⑧文章写作:一图说清Meta分析各部分写什么

  1. Title and authors
  • 标题:体现研究主题,如“XX因素对YY影响的Meta分析”
  • 作者:列出设计、执行、撰写等相关人员
  1. Abstract
  • 背景:问题争议性或证据不足
  • 目的:明确影响
  • 方法:文献检索、纳入排除标准、数据提取、统计分析
  • 结果:合并效应、异质性检验等
  • 结论:主要发现、研究意义
  1. Introduction
  • 背景:争议和研究必要性
  • 研究空白:需通过Meta分析解决的问题
  • 研究意义:明确Meta分析的科学问题
  1. Materials and Methods
  • 检索策略:数据库、关键词、时间
  • 数据提取:说明如何从原研究中提取数据
  • 数据分析:统计方法、合并方式、异质性评估
  1. Results
  • 展示Meta分析主结果:合并效应、图表、异质性、敏感性分析等
  1. Discussion
  • 主要发现
  • 异质性来源
  • 偏倚因素:样本、语言、发表偏倚等
  • 实践意义
  1. Conclusion
  • 总结主结果,指明临床或科研意义
  1. Acknowledgements
  • 致谢机构、资金支持、数据提供者等
  1. References
  • 引用所有文献,遵循格式规范

📌 注:Meta分析需严格遵循 PRISMA 指南,结果部分需包含流程图、森林图、方法需透明可重复。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