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Q2| meta | 电子科技大学| 虚拟现实技术对危重症成年患者早期活动能力的影响: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第一段文章基本信息

文章题目:Effects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on early mobility in critically ill adult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中文标题:虚拟现实技术对危重症成年患者早期活动能力的影响: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发表杂志:Front Neurol 

影响因子:2区,IF=2.7

发表时间:2025年2月

第二段本文创新点和科研启发

本文创新点和科研启发

虚拟现实技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潜力 本研究通过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评估了虚拟现实(VR)技术在危重成年患者中促进早期活动的潜在益处。研究发现,VR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活动参与度和康复动力,为危重患者提供了一种新颖且有效的康复手段。这一发现为VR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提示其在改善患者康复结果方面的潜力。 

改善康复结果的显著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使用VR技术的危重患者在早期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康复动力显著提高,与传统康复方法相比,VR技术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患者的早期活动。此外,VR技术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康复结果,包括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生活质量。这些发现强调了VR技术在危重患者康复中的重要价值。

为临床实践和未来研究提供指导 本研究的结论为临床实践和未来研究提供了重要指导。研究结果表明,VR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动力和参与度,还能够显著改善康复结果,提示其在危重患者康复中的广泛应用前景。此外,研究还指出了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研究设计不一致等,并建议未来的研究进一步探索VR技术在不同危重患者群体中的长期效果,以及如何优化VR技术以提高其临床应用效果。

第三段-Introduction

背景

虚拟现实(VR)技术作为一种沉浸式计算机模拟系统,近年来在中国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特别是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中国政府在“十三五”规划中引入了VR技术,并在后续政策文件中强调了其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促进患者早期活动方面。早期活动是指患者在进入ICU后72小时内开始的康复活动,通常在达到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稳定性后24-48小时内进行。然而,ICU中的设备和患者的病情复杂性给传统康复训练的实施带来了挑战。VR技术通过提供沉浸式体验,能够刺激患者的感官并促进主动运动,增强患者的康复体验、缓解疼痛、提高心理健康的多方面益处。尽管已有研究表明VR在恢复危重患者运动功能方面的潜力,但其在ICU中的应用仍面临挑战,如可能引起的晕动症等副作用。本研究通过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探讨VR技术在危重症成年患者早期活动中的有效性,旨在为临床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提供循证支持,以决定是否将VR纳入日常护理,并评估其与传统康复方法的成本效益比。

第四段-Methods

方法

研究设计

通过搜索各种中英文数据库,确定了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危重卧床患者运动功能锻炼的定量研究。对测量运动功能的不同量表进行了荟萃分析,包括 Berg 平衡量表 (BBS) 、功能独立性测量 (FIM)、Fugl-Meyer 评估 (FMA) 和功能性行走类别 (FAC)。该分析的目标是了解虚拟现实技术对运动功能各个方面的影响。

数据源

检索时间范围从数据库成立到 2024 年 12 月 6 日。对中文数据库(即 CNKI、万方数据、SINOMED 和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Full-Text Database)以及外语数据库(即 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 和 Wiley)进行了全面检索。 

搜索词

中文搜索词如下:“虚拟现实技术/沉浸式游戏/VR/X-box/Kinect/任天堂”、“危重病人/重症监护/ICU”和“锻炼/活动/康复/训练”。英文搜索词如下:“虚拟现实/VR/沉浸式多媒体/exergam*/Wii/X-box/Kinect”和“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病*/危重车*/重症监护车*”。

数据库搜索策略

检索使用了医学主题词(MeSH) 主题词/自由词、布尔逻辑运算符和文献追踪途径。 以 PubMed 为例,搜索策略如图 1.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是根据 PICOS 原则制定的,包括以下内容: (1) 研究人群 (P) 由危重症成年患者组成。(2) 干预 (I) 是对涉及 VR 技术的干预要素的描述。(3) 比较措施 (C) 是另一种常规康复技术。(4) 结果 (O) 包括平衡功能、功能独立性、运动功能和行走能力。(5) 研究类型 (S) 为随机对照试验。 

排除标准

排除标准包括以下内容:(i) 非中文或英文的文献,(ii) Jadad 量表评分为 <4,(iii) 无法通过荟萃分析分析的原始数据,(iv) 无法获得全文,以及 (v) 重复出版物。

数据提取

     将检索到的文献标题导入 EndNoteX9,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提取和交叉检查信息。如果存在分歧,则咨询第三位研究人员。提取的 RCT 文献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国家、年份、样本、疾病类型、疾病类型、干预措施、VR 频率和周期、运动姿势。对于信息不足的研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联系了原作者以获取缺失的详细信息。 

文献质量评估

两位研究人员使用 Cochrane 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 (ROB2.0) 的最新修订版本来评估以下偏倚:(1) 选择偏倚,(2) 报告偏倚,(3) 实施偏倚,(4) 检测偏倚,(5) 失访偏倚,以及 (6) 其他偏倚。如果研究包含一个高风险领域,则认为文献存在高偏倚风险,如果所有领域都被评估为低风险,则认为文献存在低偏倚风险。对于评价为不明确的研究,偏倚风险被认为是未知的。使用修订后的 Jadad 量表分数评估纳入文献的质量,其中 1-3 分被归类为低质量文献,4-7 分被归类为高质量。在出现分歧的情况下,咨询第三名研究人员进行裁决。

统计处理

使用 RevMan 5.4 进行分析。进行异质性检验后,如果 p 值为 ≥0.1 且 I2 为 ≤50%,则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否则,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必要时进行敏感性或亚组分析。本研究纳入的结果测量是 Berg 平衡量表、功能独立性量表、Fugl-Meyer 评估量表和功能行走类别,所有这些都是连续变量。标准化均数差 (SMD) 或加权均数差 (WMD) 用作效应值,效应量表示为 95% 置信区间。

第五段-Results

结果

文献检索和处理结果

初步检索产生了1,313篇文章,并通过文献追踪获得了另外两篇文章,使总数达到1,315篇文章。这些文章经过逐步筛选,最终收录了11篇文章。其中,5篇文章来自中国大陆,台湾1篇,意大利2篇,加拿大1篇,挪威1篇,新加坡1篇。详细的文献筛选过程如图2所示,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1。

文献偏倚风险和质量评估

本研究共纳入11篇文章,并进行随机分组。在这11篇文章中,3篇清楚地解释了随机分配隐藏方法,而剩余的未提供此信息,被评为不清楚。研究人员在任何纳入的研究中都没有被设盲。共6项研究清楚地解释了他们对患者是单盲的。经过小组讨论,一致同意对患者使用盲法不会影响结果,并将他们评为低风险。剩余的研究没有具体说明是否实施了盲法,被评为不清楚。对于失访偏倚,所有纳入的研究均未导致结局数据的丢失,或者结局数据丢失的原因与真实结局无关,因此被评为低风险。所有纳入的研究选择性报告或其他偏倚的风险都较低。评估的偏倚风险显示在图3。 

Meta 分析结果 

3.3.1 各组间 BBS 评分的差异 共纳入 5 篇文章,其中 473 名患者使用 BBS 进行平衡评分——实验组 239 名,对照组 234 名。异质性检验显示 I2 = 15% 且 p 值 >0.05,表明研究之间的异质性很小,因此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的 BBS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MD = 3.95,95% CI: 3.19, 4.70,p < 0.05) ( 图 4).

组间 FIM 分数的差异

共纳入四篇文章,其中 291 名患者使用 FIM 进行功能独立性评级——实验组 138 名,对照组 153 名。异质性检验显示 I2 = 0%,p 值为 >0.05,表明研究间异质性很小,因此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 FIM 评分影响不显著 (MD = 0.21,95% CI: -1.35, 1.76, p = 0.80, p > 0.05) (图 5).

各组之间 FAC 分数的差异

共纳入三篇文章,其中 226 名患者使用 FAC 对功能性行走能力进行评级——实验组 113 名,对照组 113 名。异质性检验显示 I2 = 0%,p 值为 >0.05,表明研究间异质性很小,因此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 FIM 评分影响不显著 (MD = 0.72,95% CI: 0.49, 0.94, p < 0.05) (图 6).

每组的 FMA 量表

共纳入三篇文章,根据上肢和下肢功能分析亚组的 FMA 量表评分。使用 FMA 评估上肢运动功能,实验组 69 例,对照组 71 例。异质性检验显示 I2 = 0%,p 值为 >0.05,表明研究间异质性很小,因此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评估下肢运动功能,试验组 84 例,对照组 84 例。异质性检验显示 I2 = 0%,p 值为 >0.05,表明研究间异质性很小,因此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上肢 FMA 评分(MD = 5.08,95% CI:3.46、6.69,p < 0.05)和下肢 FMA 评分(MD = 2.83,95% CI:1.99,3.67,p < 0.05)均显著,如下所示 图 7.

敏感性分析

使用 StataMP15 对结果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方法逐一删除,如下所示图 8.BBS、FIM、FAC 和 FMA 评分的敏感性分析表明,在删除每项研究并重新合并分析后,对应于每个效应量的 95% 置信区间不包括 0。这表明合并效应显著偏离 0,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平均差存在显著差异。排除每项研究后,其余合并结果仍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与原始合并结果一致,表明结果的稳健性。

发表偏倚分析

通常,漏斗图可用于评估具有 10 个或更多项目的量表的出版偏倚。由于每个量表包含的研究少于 10 项,因此漏斗图没有清楚地显示。因此,使用 Egger 检验来报告特定的 p 值。BBS、FIM、FAC 和 FMA 评分的 Egger 检验的 p 值分别为 0.124、0.768、0.624 和 0.678,均大于 0.05。这表明发表偏倚的可能性或小样本效应的可能性很小。

第六段结论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康复护理相比,VR 技术对危重患者的整体运动功能具有明显优势,为将 VR 技术应用于危重患者运动功能训练提供了循证基础。然而,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纳入的研究数量有限;国内外研究设计方法的差异;使用不同的 VR 版本和游戏模块;以及干预时间、干预频率和评估时间选择缺乏统一标准。我国 VR 技术在危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建议我们继续探索可以与常规康复相结合的 VR 具体干预方案和形式。未来需要高质量、多中心和全面的康复计划。需要高质量、多中心、大规模的 RCT 来验证这一结论,决策者在制定运动处方时需要综合评估运动功能以选择合适的 VR 技术,为 VR 技术的标准化使用提供依据。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