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Q1| meta | 南京医科大学| 镜像疗法和电刺激联合对中风幸存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协同作用: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

第一段–文章基本信息
文章题目:Synergic effe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mirror therapy and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or lower extremity motor function recovery in stroke survivor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中文标题:镜像疗法和电刺激联合对中风幸存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协同作用: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
发表杂志:Top Stroke Rehabil .
影响因子:1区,IF=2.2
发表时间:2023年7月
第二段–本文创新点和科研启发
本文创新点和科研启发
联合疗法的显著效果:本荟萃分析综合了多项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明确证实了镜像疗法(MT)联合电刺激(ES)在改善中风幸存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方面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疗法在 Fugl-Meyer 评估量表下肢部分(FMA-LE)和 Brunnstrom 阶段(BN)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和单独的电刺激,表明其在促进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多种电刺激方式的适用性:研究纳入了多种电刺激方式,包括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功能性电刺激(FES)和肌电生物反馈(EMG biofeedback),进一步证实了联合疗法的广泛适用性。这表明,MT 与不同类型的 ES 结合使用,均能显著提高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为临床康复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临床应用的潜力和未来研究方向:本研究结果为镜像疗法联合电刺激在中风康复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特别是在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方面。然而,研究也指出,当前纳入的研究数量有限,且存在一定的方法学局限性。因此,未来需要更多多中心、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这一联合疗法的效果,并探索其潜在的神经机制。如果需要更具体的内容,可以提供文章的摘要或部分关键信息,我可以进一步提炼和总结。
第三段-Introduction
背景
中风是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也是导致残疾的主要因素。在中国,2018年中风死亡人数达157万。尽管自1990年以来,中风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和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显著下降,但中风的总人数和幸存者数量仍庞大且呈增长趋势。三分之二的中风幸存者存在下肢功能障碍,限制了其独立行走能力,而康复结束时仅约一半的幸存者能恢复独立行走功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为下肢瘫痪的中风幸存者提供有效的康复干预至关重要。在临床环境中,镜像疗法(MT)和电刺激(ES)是两种常用的改善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方法。MT因其简单、廉价和易于操作而受到欢迎,通过镜子盒反射正常肢体的运动图像来刺激大脑的运动和感觉区域,从而改善中风幸存者的偏瘫运动功能。电刺激则通过电脉冲激活感觉-运动系统,改善自主运动、增强肌肉收缩、增加活动范围并减少痉挛程度,激发神经可塑性变化。近年来,研究者尝试将MT与不同类型的ES结合,以探索进一步的康复效果,推测其神经机制可能是互补的。然而,目前尚缺乏关于MT和ES联合疗法对中风幸存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荟萃分析。因此,本荟萃分析旨在探讨MT和ES联合疗法对中风幸存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协同效应。
第四段-Methods
方法
本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遵循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报告的首选报告项目(PRISMA)声明。
纳入和排除标准
研究类型
纳入比较 MT 和 ES 联合疗法与其他疗法的随机对照试验。
参与者类型
不限制性别、中风严重程度和中风发作时间。纳入标准包括:(i)年龄≥18 岁;(ii)根据中国神经学会和神经外科学会制定的脑血管疾病诊断和分类标准或美国心脏协会/美国中风协会更新的诊断指南,临床诊断为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风;(iii)下肢瘫痪;(iv)能够理解和完成治疗计划。此外,排除因其他疾病导致偏瘫的患者。
干预措施类型
实验组:MT 联合一种 ES,包括肌电生物反馈、AES、FES 和 NMES。
结局指标
使用 Fugl-Meyer 评估量表下肢部分(FMA-LE)和 Brunnstrom 阶段(BN)评估下肢运动功能。
数据来源和检索策略
检索了以下电子数据库中以英文和中文发表的研究: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图书馆、CINAHL、CNKI、万方、CBM,检索时间从建库至 2020 年 12 月,使用以下关键词:(“中风”或“卒中”或“脑血管卒中”或“脑血管卒中”或“脑血管意外”或“CVA”)和(“镜像疗法”或“镜像盒疗法”或“镜像训练”或“镜像视觉反馈”)和(“电刺激”或“电刺激”或“电疗”或“电刺激疗法”或“电刺激疗法”)。没有对发表日期和研究类型进行限制。为了补充电子数据库检索,还手动检索了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列表,以纳入更多符合条件的研究。
质量评估
为了评估纳入研究的质量,两名作者独立使用 Cochrane 手册标准评估偏倚风险。
主要评估项目包括:随机序列生成(选择偏倚)、分配隐藏(选择偏倚)、参与者和人员盲法(实施偏倚)、结果评估盲法(检测偏倚)、不完整结果数据(退出偏倚)、选择性报告(报告偏倚)和其他偏倚。如有分歧,将进行讨论或咨询第三名作者以达成共识。
数据收集和提取
所有检索记录导入 Endnote X9,删除重复记录。然后,两名独立作者筛选标题和摘要,排除不相关研究。接着,他们筛选剩余文章的全文,排除不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研究。最后,他们提取了符合条件的文章的数据。使用预设的数据收集表提取数据,包括作者、发表年份、样本量、性别、年龄、中风持续时间、瘫痪侧别、中风类型、干预措施类型、治疗方案和结局指标。
数据分析
使用 Review Manager 5.4 软件和 Stata 15.0 进行统计分析。由于结果为连续数据且使用相同工具测量,我们使用加权均值差异(WMD)及其 95% 置信区间(95% CI)来评估联合疗法的效果。使用卡方检验和 I² 评估纳入研究的异质性。当卡方检验 P > 0.01 且 I² < 50% 时,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荟萃分析;否则,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如果检测到高异质性(P ≤ 0.01,I² > 50%),我们将使用 Stata 15.0 进行敏感性分析和 Meta 回归,以探究异质性的来源。如果本荟萃分析纳入的研究超过 10 项,我们将使用 Stata 15.0 进行漏斗图分析,以评估潜在的发表偏倚。统计显著性设定为 P = 0.05。
第五段-Results
结果
通过数据库检索,共找到 459 条记录。删除重复项后,剩余 290 条记录。最终,纳入 6 项研究。筛选研究的详细过程如图 1 所示。

本荟萃分析纳入的研究的主要特征见表 1。共纳入 437 名患者。平均每项研究纳入 72.83 名患者。在这些研究中,所有实验组均为 MT 联合一种 ES,包括 NMES、FES、和肌电生物反馈。对照组为常规治疗、 MT40 或 ES。为了评估下肢运动功能,我们使用了 FMA-LE 和 BN。FMA-LE 在五项研究中使用。在三项研究中使用。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结果如图 2 所示。


我们评估所有纳入研究在选择偏倚和报告偏倚方面均为低风险,3 项研究在选择偏倚方面为低风险,0研究在实施偏倚方面为低风险,1 项研究在检测偏倚方面为低风险,4 项研究在退出偏倚方面为低风险,2 项研究在其他潜在偏倚方面为低风险。不良报告导致大多数“不明确风险”判定。
总体而言,只有 3 项研究在选择偏倚和实施偏倚方面均被评估为低风险。分析结果如森林图所示(图 3,图 4)。在图 3 中,我们发现没有显著的统计异质性(P = 0.31,I² = 17%)。基于固定效应模型,FMA-LE 的总体显著结果为(WMD = 5.63,95% CI = 4.86, 6.39,P < 0.00001)。常规治疗亚组获得显著结果(WMD = 6.53,95% CI = 4.37, 8.69,P < 0.00001)。ES 亚组也获得显著结果(WMD = 5.50,95% CI = 4.68, 6.32,P < 0.00001)。在图 4 中,总体发现中度异质性(P = 0.12,I² = 46%),但在亚组差异中发现高统计异质性(P = 0.03,I² = 71.4%)。亚组内的异质性低于所有试验。通过固定效应模型,BN 的总体显著结果为(WMD = 0.49,95% CI = 0.32, 0.66,P < 0.00001)。常规治疗亚组获得显著结果(WMD = 0.78,95% CI = 0.49, 1.08,P < 0.00001)。ES 亚组也获得显著结果(WMD = 0.43,95% CI = 0.14, 0.71,P = 0.003)。然而,MT 亚组未获得显著结果(WMD = 0.22,95% CI = -0.09, 0.53,P = 0.17)。根据 FMA-LE 和 BN,本荟萃分析的结果表明,MT 联合 ES 比常规治疗和 ES 更有效,有助于中风后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恢复。

第六段–结论
结论
根据 Fugl-Meyer 评估量表下肢部分和 Brunnstrom 阶段,镜像疗法联合电刺激比常规治疗和电刺激更有利于中风后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