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牛了!北大最新研究对比GBD和GLOBOCAN 数据,拿下IF=13.5的高分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作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但其疾病负担的证据仍然有限,尤其是针对不同亚型的研究较少。近年来,全球癌症观察站(GLOBOCAN)2022和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2021提供了更全面的数据集,为评估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趋势和负担提供了新的机会。
2025年7月17日,北京大学学者用GBD 2021和GLOBOCAN 2022数据库,在期刊《Experimental Hematology & Oncology》(医学二区,IF=13.5)发表题为:“Global burden and trends of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based on Global Cancer Observatory 2022 and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2021”的研究论文,旨在探究七种主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全球负担及其变化趋势,并探讨社会经济因素和风险因素的影响。
- 七种主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为:霍奇金淋巴瘤(H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多发性骨髓瘤(MM)

研究数据来自于GBD 2021和GLOBOCAN 2022。
核心思路是利用 GBD 2021 数据进行亚型特异性分析(因其细分了四种白血病亚型)和长期趋势(1990-2021)评估,同时利用 GLOBOCAN 2022 数据验证2022年的估计值,并与GBD趋势进行一致性比较。、
主要研究结果
总体趋势与差异:1990-2021/2022年间,全球血液恶性肿瘤,尤其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数持续上升。
但大多数亚型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ASDR)和DALY率(ASDALYR)趋于稳定或下降(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死亡和DALYs显著下降)。

图1 流行率、发病率、死亡和DALYs的全球趋势
(A-G)GBD;(I-J)GLOBOCAN 2022
并且,负担因性别、年龄和社会发展指数(SDI)而异。具体而言:
- 性别:男性高于女性;
- 年龄:老年人负担最重,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主要影响儿童,而霍奇金淋巴瘤显著影响年轻人;
- SDI:高SDI地区发病率更高,但低SDI地区死亡率/DALYs负担更重。

图2 2021年,GBD中按性别、年龄组和SDI划分的发病率、死亡人数和DALYs

图3 GLOBOCAN 2022中按性别和年龄组分列的发病率和死亡分布
风险因素:
研究发现,高BMI和吸烟是除霍奇金淋巴瘤外,其余六种血液恶性肿瘤死亡和DALYs的重要可改变风险因素,并且其贡献在高SDI地区更大。

图4 2021年,GBD中因高BMI和吸烟的贡献
未来预测:
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BAPC)模型预测到2040年,除MM相对稳定外,其余六种血液恶性肿瘤的全球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SIR)和ASDALYR将呈现缓慢下降趋势。

图5 2021-2040年,GBD的预测结果
综上所述,研究指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仍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负担存在显著的人口和地区差异。此外,研究预计到2040年,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预防措施的加强,疾病负担将逐步减轻。
亮点小结
1.多疾病联合分析
研究同时分析了7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急性髓系白血病等),突破了传统研究仅关注3—5种疾病的局限,符合当前“多疾病”联合分析的趋势,提升了研究的广度和创新性。
2.多源数据支持
研究结合了GBD 2021和GLOBOCAN 2022两大权威数据库,避免了单一数据源的局限性,增强了结果的可靠性和说服力。
3.多维度精细化分析
研究不仅分析了整体趋势,还从年龄、性别、社会经济指数(SDI)等多个角度进行分层分析,深入探讨了疾病负担的差异,使研究结论更具科学性和临床参考价值。这篇文章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发——找到两个数据库中数据均有的癌症,在常规的GBD研究思路上,增加对比两者的疾病负担的步骤即可在众多文章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