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之间的关联

1.第一段文章基本信息

文章题目:Association between the cumulative average triglyceride glucose-body mass index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cidence among the middle-aged and older population: a prospective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in China

中文标题:累积平均甘油三酯葡萄糖-体重指数与中年及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之间的关联:一项中国前瞻性全国队列研究

发表杂志:Cardiovasc Diabetol

影响因子:1区,IF= 10.6

发表时间:2024年1月

2.第二段研究思路

本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探讨累积平均TyG-BMI(由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和体质指数构成的指标)与中老年群体中心血管疾病(CVD)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数据,选取2011年(基线)和2015年(随访)两波数据,计算累积平均TyG-BMI作为长期胰岛素抵抗(IR)的替代指标。研究纳入5418名45岁及以上无CVD病史的参与者,通过问卷调查和医疗记录确定CVD发病情况。采用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分析,调整多种混杂因素后,发现累积平均TyG-BMI与CVD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且这种关联在不同亚组中保持一致。研究结果表明,累积平均TyG-BMI可作为CVD风险分层的有价值工具,有助于CVD的一级预防和治疗。

3.第三段-Introdction

背景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致病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医疗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了沉重负担。在过去30年中,全球CVD负担持续上升,患病人数从1990年的2.71亿增加到2019年的5.23亿,死亡人数从1210万增加到1860万。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CVD发病率和死亡率比高收入国家更高。胰岛素抵抗(IR)是一种病理生理紊乱,表现为组织细胞对胰岛素调节葡萄糖代谢的反应减弱,是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发展的关键因素。尽管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技术(HEC)是评估IR的金标准,但由于其操作复杂、成本高昂,难以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基于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和体质指数的TyG-BMI被提出作为一种简单且稳健的IR早期检测指标,并显示出在临床中的潜在应用价值。然而,关于TyG-BMI与CVD发病率关系的研究还较为有限,需要进一步探索和验证。

4.第四段-Methods

方法

数据来源

本研究提取了第1波(基线,2011年)和第3波(随访,2015年)的数据集。我们首先纳入了第1波采集血液样本的11,847名参与者,并排除了以下人群:没有人口统计数据的参与者(n = 33)、在第3波没有随访的参与者(n = 1,471)、在第1波或第3波没有完整的体质指数(BMI)、甘油三酯(TG)或空腹血糖(FBG)数据的参与者(n = 3,883)。此外,还排除了年龄小于45岁(n = 69)以及BMI(<15或>55 kg/m²)或TyG-BMI(超出均值3个标准差)极端值的参与者(n = 107)。由于本研究的设计,基线调查(第1波)时已确诊为CVD的参与者也被排除(n = 865)。最终,共有5,418名符合条件的参与者纳入分析(见图1)。CHARLS的伦理审查由北京大学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参与者均提供了正式的书面同意]。

暴露因素评估

暴露因素为累积平均TyG-BMI,用于表示长期的胰岛素抵抗状态。TyG-BMI的计算公式为:ln(TG(mg/dL)×FBG(mg/dL)/2)×BMI。累积平均TyG-BMI的计算公式为:(TyG-BMI 2011 +TyG-BMI 2015)/2。

结局评估

本研究的主要结局为新发心血管疾病(CVD)。在CHARLS的每次调查中,参与者被问及:“您是否被医生诊断为中风/心脏病(包括心肌梗死、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或其他心脏问题)?”以及“您是否正在接受以下治疗(服用中药/服用西药/其他治疗/以上均无)来治疗中风/心脏病或其并发症?”与以往研究类似 [16–18],自我报告“是”的参与者,即被医生诊断为心脏病或中风,或正在接受特定治疗的参与者,被定义为CVD患者。

协变量

性别、年龄、教育水平、户籍和婚姻状况、收缩压(SBP)、舒张压(DBP)、BMI、吸烟状态和饮酒状态、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降脂治疗、降压治疗和降糖治疗、糖化血红蛋白(HbA1c)、FBG、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统计分析

研究将5418名参与者按累积平均TyG-BMI的四分位数分为四组(Q1-Q4)。基线特征中,连续变量以均值 ± 标准差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检验组间差异;分类变量以频数(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为评估累积平均TyG-BMI与CVD发病率的关系,建立了单变量和多变量逻辑回归模型,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95% CI)。模型1调整年龄和性别;模型2进一步调整吸烟、饮酒、血压、血脂等;模型3全面调整所有协变量。多重共线性检验显示所有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均低于5,无显著共线性。此外,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逻辑回归分析检验线性和剂量-反应关系,并进行亚组分析和交互作用分析,涉及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及慢性病状态。所有统计分析使用R软件4.3.1完成,双侧P值<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5.第五段-Results

结果

基线特征

研究纳入了5418名参与者,其中女性2904名(53.6%),平均年龄59.6岁(标准差8.8岁)。所有参与者的平均累积平均TyG-BMI为204.9(标准差35.7)。按累积平均TyG-BMI四分位数分组后,与最低四分位数组(Q1)相比,较高水平的累积平均TyG-BMI组(Q2-Q4)的参与者更年轻,女性和城市居民比例更高,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更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更低,且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的患病率更高(所有P值均<0.05)。未观察到各组间肝病或肾病患病率的显著差异。

累积平均TyG-BMI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关联

在4年随访期间,共有543名(10.0%)参与者发生心血管疾病(CVD)。随着累积平均TyG-BMI四分位数的增加,CVD的发病率逐步上升(Q1为6.9%,Q2为9.5%,Q3为11.4%,Q4为12.3%)。多变量调整后的逻辑回归分析显示,与Q1组相比,Q2-Q4组的累积平均TyG-BMI水平与CVD发病风险增加显著相关(Q2:OR = 1.428,95% CI = 1.070–1.913;Q3:OR = 1.635,95% CI = 1.215–2.208;Q4:OR = 1.560,95% CI = 1.118–2.185)。此外,每增加1个标准差的累积平均TyG-BMI,CVD发病风险增加16.8%(OR = 1.168,95% CI = 1.040–1.310)。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分析显示,累积平均TyG-BMI与CVD发病率之间呈正相关且线性关系显著(P总体 = 0.038,P非线性 = 0.436)。

亚组分析

亚组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吸烟状态、饮酒状态以及是否存在血脂异常、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因素均未显著改变累积平均TyG-BMI与CVD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所有P交互>0.05)。

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结果与主要分析一致。排除任何协变量缺失值的参与者后,累积平均TyG-BMI与CVD发病风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依然显著(Q2:OR = 1.489,95% CI = 1.111–2.003;Q3:OR = 1.644,95% CI = 1.215–2.233;Q4:OR = 1.582,95% CI = 1.127–2.228;每增加1个标准差:OR = 1.169,95% CI = 1.040–1.314)。排除在第2波(2013年)已发生CVD的参与者后,结果与主要分析一致(Q2:OR = 1.429,95% CI = 1.019–2.017;Q3:OR = 1.630,95% CI = 1.153–2.319;Q4:OR = 1.547,95% CI = 1.051–2.290;每增加1个标准差:OR = 1.191,95% CI = 1.043–1.360)。此外,通过1:1倾向评分匹配后,累积平均TyG-BMI与CVD发病率之间的强相关性依然存在(Q3-Q4 vs. Q1-Q2:OR = 1.337,95% CI = 1.042–1.719;每增加1个标准差:OR = 1.190,95% CI = 1.054–1.342)。

6.第六段结论与启发

结论与启发

结论

本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的数据表明,在4年的随访中,累积平均TyG-BMI与新发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病率存在显著关联。保持TyG-BMI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可能有助于增强CVD的一级预防。由于其易于获取,累积平均TyG-BMI可以作为一种有价值的指标,用于对中老年人群进行风险分层,以提供更具个性化的CVD预防或治疗策略。

【光速科研启发】

选题:研究聚焦于累积平均TyG-BMI与中老年人群中心血管疾病(CVD)发病率的关联,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具有重要的临床和公共卫生意义。通过探索TyG-BMI这一简单指标对CVD的预测价值,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

统计学:采用多变量逻辑回归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回归分析,评估累积平均TyG-BMI与CVD发病率的关联,并通过RCS分析揭示TyG-BMI与CVD发病率的剂量反应关系。同时,通过亚组分析和交互作用检验,进一步验证了该关联在不同人群中的稳健性。

数据库:利用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数据库,确保样本的全国代表性,通过严格筛选和多重填补法处理缺失数据,提高了样本质量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为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启发:研究提示在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时,应重视TyG-BMI这一简单且易于获取的指标。通过亚组分析,发现该指标在不同人群(如年龄≥60岁或患有慢性病者)中对CVD的预测价值更为显著,为个性化预防和干预提供了依据。此外,TyG-BMI的广泛应用优势,有助于推动大规模人群筛查和公共卫生干预。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