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Q2| meta | 约旦科技大学| 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和中风之间的关系:系统评价

第一段–文章基本信息
文章题目: Relationship between Hyperlipidemia,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Stroke: A Systematic Review
中文标题: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和中风之间的关系:系统评价
发表杂志:Curr Cardiol Rev
影响因子:2区,IF=2.4
发表时间:2021年6月
第二段–本文创新点和科研启发
本文创新点和科研启发
揭示高脂血症与心血管疾病及中风的密切关联:本研究通过系统综述,全面梳理了高脂血症与心血管疾病及中风之间的关系,发现高脂血症是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疾病。
综合分析多种研究数据,提供全面的证据支持:研究综合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多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涵盖了大量样本,确保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普遍性
强调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建议:研究指出,早期识别和干预高脂血症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中风至关重要。建议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饮食控制、增加运动)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控制血脂水平。
第三段-Introduction
背景
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脂质和脂蛋白水平异常,表现为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其预防和控制对减轻中风和心肌梗死负担具有重要意义。心肌梗死是慢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形式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尤其在男性中多发,2015年约有740万人死于冠心病,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2360万人。中风是第二大死亡原因和主要致残因素,占总死亡人数的11.13%,发病率占人口的0.2%,且缺血性中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动脉粥样硬化是高脂血症的关键机制,涉及炎症和免疫反应,由氧化应激引发内皮功能障碍,导致LDL氧化、巨噬细胞激活和泡沫细胞形成。约90%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可改变,包括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吸烟等,但发展中国家心肌梗死病例增加,而工业化国家发病率下降。
第四段-Methods
方法
设计与策略
本综述以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首选报告项目(PRISMA)指南为指导。采用三步法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分类:(1)系统检索电子数据库,(2)手动检索期刊参考文献,以及(3)与内容专家进行会议和讨论。选择了五个电子数据库(PubMed、Embase、CINAHL、Scopus和ProQuest),并系统地检索了从每个数据库开始到2019年12月18日的相关、全文可用性和纯英文研究。
在PubMed上使用源自目标的三个主要概念进行了初步检索:(“高脂血症”或“中风”或“心血管疾病”)和(“高脂血症”和“风险因素”)和(“高脂血症”和“风险因素”和“中风”或“心血管疾病”)。使用了布尔值和截断符号,并应用了“English”和“full-text”等过滤器。使用合格标准,在由两名评价员进行全文筛选之前,对研究的标题和摘要进行相关性筛选。对现有综述进行了检索,以查找检索过程中可能遗漏的相关研究。出现的任何差异都由两位评价员进行评估和讨论,直到达成共识(图1)。
所有关于高脂血症作为中风和CVD危险因素的随机临床试验都是通过搜索PubMed/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来确定的,关键词是高脂血症、危险因素、中风和心血管疾病。结果包括所有涉及卒中和CVD危险因素和血脂谱患者的前瞻性研究。1995年至2020年发表的CVD和卒中危险因素的随机对照试验符合纳入标准。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CVD或中风危险因素或安慰剂的方法符合条件。如果研究发表于1995年至2020年之间,并且提供了有关纳入标准、随机化方法的数量、试验终点、随访持续时间、试验干预和分析方法的信息,则纳入这些研究。结果独立得出和评价。尽管如此,没有进行额外的分析。
数据提取
参考PRISMA检查表,分两步提取相关研究的数据。首先,提取出版详细信息(作者姓名、出版年份)、出版国家、研究目的、方法(样本特征、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和结果。其次,讨论两位评价员之间出现的分歧,直到达成共识。
批判性评价
使用包含10个项目的Critical Appraisal Skills Program(CASP)工具来评估符合资格标准的相关研究。评估的方面包括(1)研究目标和目的的适当性和适当性,(2)方法的严谨性,(3)研究设计的适当性,(4)抽样方法,(5)数据收集,(6)研究人员的反身性,(7)道德问题和措施,(8)数据分析,(9)调查结果的严谨性,以及(10)研究意义和影响。 对涉及研究的这些方面进行了评分(“是”=3分,“无法判断”=2分,或“否”=1分),每项研究的得分均为最高分30分。纳入研究的平均得分为28.6,得分从26到30不等,评分者间信度为97%。纳入的研究质量良好,无论评价质量如何,所有研究都被纳入,因为作者认为批判性评价是为了提高综合的严谨性,而不是选择严格的研究。
道德考虑
根据人类受试者保护指南,这项研究被视为IRB豁免,因为数据是公开访问的,并且无法识别个体患者。该评价基于开展研究的伦理指南。研究中使用的参考文献被很好地引用和引用,以避免抄袭。对来源进行了总结,以确保该研究不仅仅是以前研究的重复。此外,就事实而言,研究中没有涉及可能有偏见的个人想法的事件。这确保了评论是可靠的,因此对许多目标用户至关重要。
第五段-Results
结果
在我们对文献的回顾中,我们确定了20项研究显示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和中风之间存在关系,而相比之下,13项研究显示它们之间没有关系。表(1和2)总结了患者的特征、危险因素的数量和发现。


总胆固醇
几项研究已证明高水平的总胆固醇与中风和CVD的发展呈正相关(表2)。心脏保护研究显示,每天服用40毫克辛伐他汀可将20,536名英国成年人(40-80岁)的心肌梗塞、中风和血运重建率降低约四分之一。同样,盎格鲁-斯堪的纳维亚心脏结局试验(ASCOT-LLA)报告了降脂阿托伐他汀(10 mg)的结局。在一组高血压患者中观察到心血管事件的显著减少,这些患者平均而言心血管风险仅为轻度。
斯堪的纳维亚辛伐他汀生存研究表明,长期辛伐他汀治疗提高了4444例CHD患者的生存率,而普伐他汀在缺血性疾病(LIPID)研究中的长期干预发现,药物治疗降低了冠心病的死亡率和有心肌梗死病史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总死亡率。胆固醇和复发事件(CARE)试验对4159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研究,这些患者血浆总胆固醇水平低于240 mg/dL(平均值209),结果显示,降胆固醇治疗的益处扩展到大多数胆固醇水平一般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通过积极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卒中(SPARCL)项目的研究人员发现,在既往有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且未确诊冠心病的患者中,每天80 mg阿托伐他汀可降低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的总体发生率,而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仅略有增加。一些观察性研究发现,较低的TC水平与出血性卒中和心肌梗死风险增加之间没有关联。在比较AMI组20例患者和对照组20例患者的平均TC水平和HDL水平时,平均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并不能预防AMI的发生,尽管血清HDL和hs-CRP升高是高危个体高度易患AMI的因素。
低密度脂蛋白(LDL)
在确定的研究中,有20项提供了LDL胆固醇的详细结果。在大多数观察性研究中,LDL-C水平降低与缺血性卒中和CVD风险降低之间存在关联。脂质研究诊所冠状动脉一级预防试验(LRC-CPPT)表明,通过降低LDL-C水平来降低总胆固醇可降低由于LDL-C率升高而极易患CHD的人群的CHD发病率和死亡率。我们纳入了所有测试他汀类药物的随机试验(发表于2003年8月之前)。据估计,LDL-C每降低10%,每年所有卒中的风险降低15.6%,颈动脉IMT的风险降低0.73%。在心脏保护研究(HPS)中,评估了用他汀类药物降低LDL胆固醇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发现,更持久的降低LDL的他汀类药物治疗能使血管意外的总减少幅度更大,结果至少五年没有变化,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出现了新的危害。此外,还进行了一项荟萃分析,其中包括81,700名患者,其中41,979名接受了PCSK9抑制剂治疗。治疗组共记录了1319例心肌梗死病例,而对照组为1608例,通过使用PCSK9抑制剂,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降低了19%,中风的发生率降低了25%。
高密度脂蛋白(HDL)
JUPITER试验对17,802名无症状患者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HDL颗粒数是四种HDL生物标志物的最佳反向指标。Framingham心脏研究发现HDL-C水平与CVD发病率呈负相关,而在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中,纳入了119项临床试验(包括35,760名参与者),其中17项试验报告称,使用烟酸作为单药治疗与减少某些心血管事件相关。
甘油三酯
在对40项以心血管事件为结局的调脂药物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回归分析中,共入组200,593名患者,发现甘油三酯水平的变化与心血管事件显著相关,尤其是在一级预防人群中。一项针对42,005名参与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甘油三酯在预测女性缺血性和总卒中方面最可靠。在第二项研究中,研究了82,591名绝经后妇女的脂质和脂蛋白生物标志物作为缺血性中风的预测因子。缺血性卒中事件与具有脂质和脂蛋白生物标志物谱的绝经后妇女显著相关:基线、甘油三酯、VLDL和IDL颗粒量。2型糖尿病患者患CVD的风险更高,部分原因是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低HDL-C。非诺贝特和omega-3脂肪酸的组合使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甘油三酯显著降低了41%。非诺贝特和辛伐他汀之间的协同作用是有效的、耐受性良好的治疗,可改善混合性血脂异常高危患者的TG和HDL-C谱。
非传统脂质(TC/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中等密度脂蛋白)
在一些研究中,TC/HDL-C比值显示与缺血性卒中、总卒中以及MI的风险显著相关。一项对1222例女性和男性MI病例的研究,包括523例55岁以下的新诊断MI患者和699例55岁以上的对照,得出结论,TC/HDL-C比率从低风险变为极低风险将使55岁以下患者患MI的风险降低约8%。
第六段–结论
结论
高脂血症,尤其是 LDL-C 与 CVD 和中风之间存在牢固的联系,表明使用他汀类药物和治疗药物联合治疗,降低 LDL-C 对被认为患有 CVD 的中高风险患者的重要性。此外,确定哪些因素对发生中风和 CVD 的残余风险最重要,对于降低人群的死亡率和发病率至关重要。目前的综述揭示了一些需要额外研究的领域,并产生了几个需要进一步分析的疑问。特别是,当前综述的结果建议对随机临床试验进行荟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