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3:可行性评估+方法学评估 今日的主要任务是在第一天的基础上深入的评估该选题的可行性 以及根据目标文献的内容方法学内容是否能够实现 这一步需要非常的谨慎 就和我们做和NAHNES一样 选题就是关键中的关键、重中之重 选对了基本就能发表、选错了就是浪费时间 方法学的东西一定能学会 但是选题所有考虑的内容需要反复评估 所以,我对于类似方法学的文献进行了精细化阅读 发现结果展示和方法学部分和我之前的整理基本一致 写作风格和逻辑基本类似 提取文章的“框架结构”为后面的写作做准备工作 通过整理我们发现可以从以下分析: –疾病负担趋势 –年均变化率AAPC –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 –性别差异 –2021年的数据展示 –年龄分布 –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趋势 我们挑战继续,保持冲劲儿!
光速科研由协和博士团队领衔,以手把手带教、保姆式服务为准则,以帮助#光速科研线上师门师妹师弟掌握光速攥写任意类型SCI为基础,同时不断产出热点课程,帮助师妹师弟发表更多SCI论文~第十七期现在预报名阶段~早期加入,后续热点课程免费学习~有个统计率,从研一开始跟着咱们学习的,拿到国家奖学金的概率是90+%,申请博士的几率也是90%+%~当然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科研需求,我们会努力满足这些需求。光速科研每天都会帮助师妹师弟解决问题,我们每天都会好好记录好好整理,努力对得起所有助教,私教,代码助教和老师的工作~这也是每个报名线上师门的师妹师弟都能30天成稿第1篇,60天成稿2-3篇的原因。2025.1.11师妹师弟课题组答疑反馈: 感谢线上师门师妹师弟们的信任,选择跟着我,跟着光速科研学习~ (持续运营400+天)一定要掌握创作 Sci 的能力,其次方法论和代码的问题,我们也会逐步迭代,提供给你们。我们要做一个线上师门,还有很多东西要给师弟师妹们提供,这样确保每个师弟师妹以后都不会再有科研上的困扰。目前看来,我们做到啦!以后会继续坚持!!
医学生们,个个都焦虑爆棚。大家放宽心呀,老学姐给你们支支招,读研没那么可怕。把最重要的先完成,其次都是其次,事缓则圆。 医学专硕读研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当然是顺利毕业,不管你有多少想做的事,都必须把以下5件事完成: 医学硕士生最重要的是完成以下5件事: 1. 顺利通过研究生期间的课程 比如医学统计学、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等。不要挂科,因为挂科会很大程度影响学习进度。 2. 一次通过执业医考试 研一下学期就要进行执业医考试,一般在6月进行技能考试,8月进行笔试。考试通过后,你将更容易拿到学校奖学金,同时对未来就业影响也极大。 3. 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并且通过盲审 每所学校对毕业论文的标准不同,但一定要重视质量。建议提前了解学校对盲审和毕业论文的具体要求,避免延迟毕业。 4. 完成学校的毕业要求 有的学校要求小论文必须是研究性文章,不能是Meta分析或综述类型。最好在研二之前发表小论文并获得录用通知。 5. 顺利通过规培结业考试 规培结束后,你将获得硕士学位证、硕士毕业证、执业医师资格证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这“四证合一”对未来就业或读博极其重要。 规培又忙又累,如何高效发表小论文? 以临床研究为主。专硕同学没有大量时间泡在实验室,可以结合导师团队的临床工作特点,选定临床研究方向,设计有前瞻性的课题,尽早与导师商量并进行随访,结合临床实践快速产出成果。这个过程虽然繁琐,但只要设计得当,选择正确的统计方法,有机会完成一篇高质量的研究型论文。 但是如果你没有资源、没有导师协助,只靠自己的话,咱可以选择难度小一点发表文章的方式。毕竟完成要保证有一篇符合学校毕业要求的小论文足够。而且,还要尽可能多积累学术成果,这样自己也更有竞争力。 所以推荐像我这样没有背景、纯靠自己手挤SCI的医学生,就去学习挖掘临床公共数据库。 现在比较热门的数据库,像SEER、MIMIC、NHANES、GBD,都有海量数据,权威可靠,而且还是高分期刊的常驻选择! 规培又忙又累,怎么才能高效发表小论文? 这个问题,老学姐还是有发言权,一年2篇医学SCI,临床也没有落下过!…
文章题目:Does famine during the fetal period increase the degree of disability of the elderly?-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data from China DOI:10.1186/s12889-024-21194-1 中文标题:胎儿期饥荒是否会增加老年人的失能程度?——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 发表杂志:BMC Public…
文章题目:Association between the C-reactive protein-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 and endometriosi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using data from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1996-2006 DOI:10.1186/s12905-024-03541-x 中文标题:C 反应蛋白-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之间的关联:使用 1996-2006 年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数据进行的横断面研究 发表杂志:BMC…
文章题目:The burden of Gastric Cancer and possible risk factors from 1990 to 2021, and projections until 2035: 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文章题目:The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riglyceride glucose-waist circumference and stroke risk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a nationwid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the CHARLS DOI:10.1186/s12944-024-02259-x 中文标题:中老年人群甘油三酯血糖-腰围与卒中风险的非线性关系:CHARLS全国前瞻性队列研究…
文章题目: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 and albuminuria in adults aged 20 years and above: 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DOI:10.3389/fnut.2024.1462789 中文标题:高敏C反应蛋白与胆结石关系的横断面分析 发表杂志:Front Nutr 影响因子:2区,IF=4.0 发表时间:2024年11月…
文章题目: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 of gout in elderly 1990-2021: an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1 DOI:10.1186/s12889-024-20799-w 中文标题:1990年至2021年全球、地区和国家老年人痛风负担: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分析 发表杂志:BMC Public Health…
1️⃣面对上级查房还是病患家属咨询,过分谦卑!❌(有时你以为的恭敬谨慎,在他人看来可能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反倒是泰然自若、不亢不卑的态度更能赢得同行及患者的敬重)。 2️⃣不自信,年轻医生技术往往并不够用,经验更是很少,所以就会表现得很不自信,进而很难获得患者的信任。❌ 3️⃣热衷于办公室社交❌ 一定要尽早认识到:咱们医生的职业生涯,无非聚焦两大核心任务——临床实践与科研探索。许多人或许会引导你在职业生涯早期集中精力于临床实践,随着经验积累逐渐向科研方向发展,但实际上,这两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对于年轻医生来说,从一开始就要学会平衡临床与科研二者的关系,既要脚踏实地做好每一次诊疗服务,又要敢于挑战未知,积极参与科研项目。这样,不仅能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也会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更为全面且深远的发展。 不过临床医生的苦逼在于没有自己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开始忙了,一旦有时间,【休息】就变成了最有意义的事。所以很多医生都会吐槽能做好临床就很难了,为啥晋级还要我们发文章。 其实这中间还有一个信息差很多人不知道,这年头并不是一定要耗费很多时间才能发文章的。对于临床医生而言,翻翻公共数据库来做临床研究,发一篇SCI并不算很难。怎么做?常见的公共数据库有以下4种: 1️⃣SEER数据库——癌症研究方向必看! 2️⃣NCDB数据库——也是美国癌症相关数据库! 3️⃣MIMIC数据库——重症研究方向必看! 4️⃣NHANES数据库——全科医学都适用! 如果你是研究癌症方向的,那么推荐SEER数据库;如果你是研究重症方向的,那么推荐MIMIC数据库;如果以上都不是,那么也有保底的选择就是NHANES数据库!如果你不知道你的方向能不能挖掘公共数据库,可以🍎留下你的研究方向,我帮你看看~ 1 不论面对上级查房还是病患家属咨询,无需过分谦卑!(有时你以为的恭敬谨慎,在他人看来可能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反倒显泰然自若、不卑不亢的态度更能赢得同行及患者的尊重)。 2 心中须蕴藏“医者傲骨”,即便是初期略显勉强的自信,也要努力塑造专业稳重的形象,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3 多实践、勤观察,先专注于自身业务技能的提升;避免抢话头,以免被动承担琐碎无技术挑战的工作;办公室内闲聊吐槽,可以倾听但不必过多参与讨论。 咱们医生的职业生涯,无非聚焦两大核心任务——临床实践与科研探索。许多人或许会引导你在职业生涯早期集中精力于临床实践,随着经验积累逐渐向科研方向发展,但实际上,这两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因此,对于年轻医生来说,从一开始就要学会平衡临床与科研二者的关系,既要脚踏实地做好每一次诊疗服务,又要敢于挑战未知,积极参与科研项目。这样,不仅能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也会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更为全面且深远的发展。 不过临床医生的苦逼在于没有自己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开始忙了,一旦有时间,**【休息】**就变成了最有意义的事。所以很多医生都会吐槽能做好临床就很难了,为啥晋级还要我们发文章。 其实这中间还有一个信息差很多人不知道,这年头并不是一定要耗费很多时间才能发文章的。对于临床医生而言,翻翻公共数据库来做临床研究,发一篇SCI并不算很难。 怎么做?常见的公共数据库有以下4种:1️⃣ SEER数据库——癌症研究方向必看!2️⃣ NCDB数据库——也是美国癌症相关数据库!3️⃣ MIMIC数据库——重症研究方向必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