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Meta分析很关键的一步在于数据分析,数据分析不仅要求我们掌握相关统计学知识,更要求我们学会应用各式各样的图形来展现我们的研究结果。图形对结果的展示具有独特优势,今天给大家分享几种常见Meta分析图如何解读: 1 森林图 左侧部分可以看到的信息包括: 右侧部分可以看到的信息包括: 2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图 偏倚是系统误差引起的错误,导致Meta分析结果偏离真实情况,从而产生一定的误导。 图中的绿、红、黄分别表示低风险、高风险、风险不明确。 研究者评估纳入文献的每一项方法学特征,将评估结果输入软件,生成偏倚风险评价图。 图中每一行代表一种偏倚风险,这些偏倚风险贯穿整个临床试验,反映临床试验的方法学质量。Meta分析的研究者根据纳入文献中方法学的报告和描述来评估各项偏倚风险。 3 漏斗图 横轴为各研究的效应值,纵轴为样本量。 漏斗图是识别发表偏倚常用的可视化方法。假设在无发表偏倚的情况下,散点会形成大致对称的倒漏斗,但目前漏斗图对称与否存在主观性,不同的读者可能会作出不同的判断。导致漏斗图不对称的因素较多,可能是发表偏倚以外的原因,如治疗效应真实的异质性。 图中的空心圆圈代表纳入Meta分析的各项研究,圆圈在上半部较为集中的,提示研究精度较高。 圆圈在中线左右两侧不对称,提示存在发表偏倚。 除RevMan软件可绘制漏斗图外,Stata软件可进行Egger’s Test和Begg’s Test检验,也可用于评估发表偏倚。 4 Galbraith图 5 Meta回归和气泡图 研究间的异质性有时可以归因于某些研究水平的影响因素,此时可用Meta回归的方法。Meta回归得到的影响因素作用大小可以利用气泡图上显示。…
NHANES数据库作为火了多年的炸子鸡,热度依然在不断上升,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NHANES数据库研究的5种常见思路,请笑纳!接下来小编也将持续为大家整理更多其他公共数据库的相关套路、分析方法。 套路 1 生物标志物 + 线性关系 / 非线性关系 + 疾病结局 套路精髓: 适用场景: 各类标志物、各类疾病。 案例文章: Exposure to cadmium and lead is associated with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不管是Meta分析的写作,还是其他文献类型的写作,基本上都是遵循IMRaD结构。 读文献时每个部分对照着IMRaD结构去看,把文章拆分了之后,总体框架是非常相似的。 1. Introduction(引言) 2. Methods(方法) 3. Results(结果) 4. Discussion(讨论) 不管是Meta分析的写作,还是其他文献类型的写作,基本上都是遵循以上IMRaD结构。 摘要 👉 背景引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有些文献还会把结论写在讨论的最后一部分。 PRISMA声明有要求,在标题里面必须体现是系统综述或者Meta分析。 摘要写作要点 Introduction 回顾与写作技巧(结合Meta分析的PI(E)COS原则) Introduction结构回顾:…
MIMIC数据库因其庞大的数据量和丰富的医疗信息 持续成为科研人员快速产出高质量研究论文的热门选择 其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应用广泛 可用于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 等疾病的诊疗分析、预后预测及治疗方案对比等研究 今天,统计之光要分享的学员就是挖掘MIMIC数据库最终成功发表SCI ✔接收期刊:Frontier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IF=2.8;中科院3区期刊 📍发文方向:心脏和心血管系统 常见心血管疾病的研究 1.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数据支持: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实验室检查(如BNP、肌钙蛋白)、用药记录(如利尿剂、ACEI/ARB)、超声心动图结果等。 研究方向: 2. 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数据支持:心电图(ECG)、心肌酶谱、造影结果(若有)、介入治疗记录等。 研究方向:…
⚙ 关键统计方法及结果 1. 加权逻辑回归分析 目的:探索周末补觉时长(WCS)模式与严重胰岛素抵抗(IR)风险之间的关系 方法:研究中构建了多个模型,逐步调整不同的混杂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如年龄、性别、种族、教育水平等)、生活方式因素(如吸烟、饮酒等)、共病情况(如高血压和肥胖)以及睡眠相关因素(如平均睡眠时间、社会时差、打鼾等)。 结果:发现短时间WCS( ≤ 1小时)与严重IR风险降低相关,而长时间WCS(≥ 2小时)与严重IR风险增加相关。 2. 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 目的:探讨WCS时长与严重IR风险之间潜在的非线性关系 方法:通过调整人口统计学特征、生活方式因素、共病情况和睡眠相关因素,使用加权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来评估WCS时长与严重IR风险之间的关系。 结果:观察到WCS时长与严重IR风险之间存在U型关系,即大约0.7-1.0小时的WCS时风险最低,短时间WCS(0 < WCS ≤ 1小时)与严重IR风险降低相关,而长时间WCS(WCS ≥ 2小时)则与严重IR风险增加相关。 3. 亚组分析 目的:评估不同亚组人群中WCS模式与严重IR风险之间的关系是否一致 方法:根据人口统计学变量(如年龄、性别、种族、教育水平和婚姻状况)对数据进行分层分析。…
在操作前我们需要了解为什么要注册Meta分析? 1️⃣ 减少偏倚: 避免根据结果调整假设或方法(后见之明偏倚) 明确区分探索性分析和验证性分析 2️⃣ 提高透明度: 公开研究方案,让读者和审稿人了解研究设计的原始意图 3️⃣ 增强可信度: 预注册研究在发表时更容易被期刊认可(尤其高分期刊如Cochrane要求预注册) 4️⃣ 避免重复劳动: 通过公开研究计划,他人可提前知晓正在进行的Meta分析,减少重复研究 ⭕今天要分享的学员是做Meta分析最终成功发表文章 ✔接收期刊:Frontiers in Nutrition 📉IF=4;中科院2区SCI 📍发文方法:Meta分析 注册步骤 注意事项 注册平台推荐 ① PROSPERO…
1.学英语 如果让我给医学生一个终极的人生忠告:医学生一定要学好英语,不管你将来处于哪一个层次。要知道: ✅最新的医学文献是英文的,医院大部分仪器设施的菜单是英文的,还要要看得懂英文参考文献。 ✅论文要写英文关键词和摘要,很多病名、药名的简称是英文缩写。有的教学视频是英文的,还没字幕,有的老师讲课的课件也会是纯英文。 ✅高大上的学术讲座沙龙的演讲PPT大多都是英文的,如果考虑到出国学习培训,不会点英文我问你怎么行? 🟡练习听力&口语:Audiomedica 医学专题播客、Osmosis 医学科普视频 2.临床技能 临床技能是医生的立身之本,当你还是学生时,有失误的成本,能多练就多练,除了实打实的上手操作,还有就是通过视频,让操作步骤烂熟于心。 🟡学习网站:ASVIDE-手术视频、CCMTV临床频道 3.学习R语言 很多人不明白医学生为什么要学习R语言,其目的当然是为了更好的进行医学研究啊!众所周知,统计学在医学研究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每一个医学人都不可能逃脱被统计支配的命运。 R语言相较于市面上SAS、SPSS、Stata三款软件来说:①R语言是一款完全免费的软件,所有功能都不需要付费和会员;②基于R语言的开源性,所以再复杂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图形都可以通过安装包【相当于插件】来完成。
在操作前我们需要了解为什么要注册Meta分析? 1️⃣ 减少偏倚: 避免根据结果调整假设或方法(后见之明偏倚) 明确区分探索性分析和验证性分析 2️⃣ 提高透明度: 公开研究方案,让读者和审稿人了解研究设计的原始意图 3️⃣ 增强可信度: 预注册研究在发表时更容易被期刊认可(尤其高分期刊如Cochrane要求预注册) 4️⃣ 避免重复劳动: 通过公开研究计划,他人可提前知晓正在进行的Meta分析,减少重复研究 ⭕今天要分享的学员是做Meta分析最终成功发表文章 ✔接收期刊:Frontiers in Nutrition 📉IF=4;中科院2区SCI 📍发文方法:Meta分析 注册步骤 注意事项 注册平台推荐 ① PROSPERO…
作为过来人,真心觉得专硕生一定要明确学习重点,不然读研这三年真的会在忙碌中迷失方向。本科阶段,我们更多是跟着课程按部就班地学习知识,老师领着我们前进;但到了研究生,身份一下子转变,既要在临床上摸爬滚打积累经验,又要兼顾科研任务,压力直线上升。 专硕期间,临床工作强度大,科室轮转频繁,同时科研任务也不能落下,像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再加上准备各类考试,身心压力真的很大。所以,结合自己的经验,给还在迷茫的专硕小伙伴分享一些心得: 🟢 临床轮转要做减法 不少专硕生在临床轮转时,想着每个科室都深入掌握,结果精力分散,反而忽略了自己本专业方向的核心内容。人的精力有限,在临床上一定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精进自己的专业学科上。 比如学心血管内科的同学,对于心电图的解读、常见心血管疾病的最新诊疗指南、介入手术的相关操作技巧等,都要系统且深入地学习。可以精读专业领域的经典教材,像《内科学》心血管系统章节的权威版本,多研读高分专业期刊上的文献,了解前沿研究成果。对于其他科室的轮转,掌握常见疾病的基本诊断和治疗原则,浅尝辄止即可。 🟢 专硕三年的时间匆匆,请做好计划安排 ✅ 研一上学期在上临床规培前,顺利通过所学课程,其中学好统计学尤为重要,发小论文、大论文都离不开统计学。其他课程分数也得尽量高些,评奖学金及申博都需要用到。 ✅ 研一下学期重点备考执医,提前一两个月准备技能和笔试,这是专硕毕业必备的四证之一,尽可能一次通过。 ✅ 研二上学期要完成毕业论文开题,对于专业硕士而言,可根据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和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开展临床、回顾性或基础研究都可选。 ✅ 研二下学期最迟要发表文章,否则可能赶不上申博。博士申请材料10–12月提交,文章见刊太晚会错过时间。 ✅ 研三上学期要联系博导,准备简历和面试。主动套磁目标导师,关注招生信息,面试时突出科研潜力。 ✅ 研三下学期完成毕业论文和规培结业考试,确保拿到四证。 ‼️ 小论文要尽早着手准备 对于临床专硕生而言,小论文要提前布局。建议在入学前就与导师充分沟通,明确研究方向,并 提前自学数据库挖掘、Meta分析、生物信息学等实用科研方法。 ❗如果是第一次发文章,我推荐的是Meta分析…
每一种“组学”代表着对生命系统不同维度的深入探讨,并通过多角度、多时间点、多空间层次的数据获取与整合,反映生物体内复杂的分子调控网络与生理状态。 还不知道多组学概念的同学,建议收藏保存噢,一文get!拒绝晦涩!✅ ✨基因组学 :是组学研究基础,揭示生物体全基因组DNA的组成、结构、功能、变异与进化规律,涵盖基因结构解析、染色体变异识别、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群体与比较基因组研究及单细胞基因组学应用。 ✨转录组学 :从基因表达角度研究细胞全RNA分子(含 mRNA、lncRNA等)表达情况,揭示基因活跃程度、转录机制,借单细胞 / 时序 / 空间转录组技术剖析组织器官中不同细胞表达特征及动态变化。 ✨蛋白质组学 :研究细胞 / 组织 / 机体中蛋白质的种类、表达水平、修饰、定位及互作网络,揭示其在不同生理 / 病理状态下的功能变化,是连接基因与表型的桥梁。 ✨代谢组学 :研究小分子代谢物种类与含量,反映细胞生理状态,通过靶向 / 非靶向分析、代谢流追踪等,可筛选疾病标志物并揭示代谢调控机制。 ✨微生物组学 :借助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