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区4.5分Charls最新文章解读!

文章题目:Patterns of intrinsic capacity trajectory and onset of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disability among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DOI:10.7189/jogh.14.04159
中文标题:社区老年人的内在能力轨迹模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的发生
发表杂志:J Glob Health
影响因子:1区,IF=4.5
发表时间:2024年10月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在2024年10月发表在《J Glob Health》(1区,IF=4.5)的文章。本研究旨在确定和检查内在能力(IC)轨迹类别与日常生活活动(ADL)残疾发病之间的差异。
研究方法:我们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纵向研究三期(2011-2015年)的数据开展了一项观察性研究,共涉及2609名参与者,6034次观察。IC通过五个领域进行测量,包括运动、认知、心理、感官能力和活力。我们使用联合潜在类别模型来识别具有相似IC轨迹和ADL残疾发病模式的不同类别,并探索IC轨迹的变化并预测考虑到老年人口的异质性而出现的五年ADL残疾风险。
Table&Figure




结果解读:基线IC平均得分为7.15(范围:0-15)。我们观察到IC得分随着年龄增长而缓慢下降,17.25%的参与者出现ADL残疾。我们确定了三个IC等级,可描述为中等健康(第1级:n = 1634,62.63%)、高风险(第2级:n = 716,27.44%;ADL残疾风险最高)和最佳健康(第3级:n = 259,9.93%;ADL残疾基线风险最低)。情绪问题使处于中等健康等级的概率下降最多(比值比(OR) = 0.219;P < 0.001)。自我评价的生活水平较差会大大降低获得中等健康(OR = 0.308;P = 0.001)和最佳健康(OR = 0.110;P < 0.001)的可能性。
结论:观察IC轨迹和ADL残疾的发生可以将老年人分层为异质群体,并为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计划提供数据,以扭转趋势并延缓临床实践中的不良后果。
大家在科研路上,可以借鉴这种研究方法,为自己的课题添砖加瓦。万层高楼平底起,一起加油呀!